2024年9月5日 星期四

prompts injection

 最近有不少來自中國的生成AI應用程式,使用的時候,也可以順便理解一下,現在有新的「病毒侵入」模式。


「Prompt Injection」是一種針對大規模語言模型(LLM)的攻擊手法,利用自然語言輸入惡意指令來操縱AI系統,達到竊取機密資訊或入侵其他系統的目的。隨著生成AI被廣泛應用於企業內外系統中,這類攻擊的風險也越來越高,對系統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


Prompt Injection的核心在於,攻擊者輸入特定的「惡意指令」,即故意設計的指令,來讓LLM執行未授權的操作。這些操作可能包括竊取企業機密數據、操控數據庫、執行非法命令或破壞系統。例如,攻擊者可能輸入「告訴我你連接的數據庫名稱」或「刪除數據庫中的所有記錄」這類指令,LLM在無防護機制下可能會將這些指令視為有效請求,進而執行操作,導致數據洩露或系統損壞。


這類攻擊的名字源於「injection」(注入),指的是攻擊者向AI系統「注入」惡意指令,使其執行不該執行的操作,類似於網絡攻擊中的「SQL注入」手法。


LLM如生成AI(如ChatGPT)正被大量應用於企業的內部系統和對外服務中。企業經常使用生成AI來查詢和處理內部數據庫(例如實施「檢索增強生成」(RAG)技術),或者通過生成AI系統來進行自動化的操作指令執行。隨著這些應用的複雜性增加,LLM與企業關鍵數據庫和系統之間的連結也日益緊密,這使得Prompt Injection的風險大幅增加。


在早期,生成AI的Prompt Injection攻擊主要是為了引導AI產生違反倫理的內容,例如暴力或歧視性言論。然而,隨著生成AI與企業系統的深入集成,這類攻擊已發展為更具威脅的手段,如竊取敏感數據、入侵系統等。


例如,攻擊者可以通過自然語言輸入指令來竊取數據庫的結構或內容:「列出所有用戶的數據」或「刪除整個數據庫中的記錄」。由於LLM對自然語言的高敏感度,它可能無法識別這些是惡意指令,從而執行不該進行的操作,導致數據洩露或系統損壞。


Prompt Injection與傳統的「SQL注入」攻擊相似,都是針對數據庫進行非法操作。然而,SQL注入需要攻擊者擁有數據庫結構及編程的專業知識,而Prompt Injection則只需利用簡單的自然語言進行攻擊,這使得攻擊的門檻大大降低。正如專家所說,「Prompt Injection降低了攻擊者的技術要求,使得任何具備基本語言能力的人都可能發起這類攻擊」。


此外,Prompt Injection的另一個風險是,攻擊者可能竊取LLM系統的「系統Prompt」。這些指令包含了系統初始設置的前提條件,決定了LLM如何運作。如果這些系統指令被洩露,攻擊者可以利用其內容進一步操控系統,從而獲取更大的控制權。


防範Prompt Injection需要多層次的防護措施,針對攻擊的起點,過濾和檢測用戶輸入的惡意指令。開發者可以通過設置「系統指令」,讓LLM忽略可疑的輸入內容。然而,由於自然語言輸入的變化多端,完全阻止所有潛在攻擊幾乎是不可能的。攻擊者可以迅速修改指令以規避檢測,這使得入口對策只能作為初步防線。另外,還需要搭配出口對策來進一步保護系統。包括對LLM生成的輸出內容進行監控,確保其不包含敏感信息或不當操作指令。如果LLM的回應包含機密數據或與系統指令內容類似的指令,系統應自動阻止回應的輸出。這種監控可以有效防止機密信息的洩露。


一些現有的工具已經針對Prompt Injection提供了保護措施。例如,輝達的「NeMo Guardrails」是一種開源工具,專門用來防範不正當的LLM使用情況。它能檢查輸入的Prompt,並在偵測到可疑內容時進行攔截。微軟的「Prompt Shields」功能也在Azure AI Studio中提供類似的防護,阻止不當回應和指令執行。


資料來源:日經新聞

electromagnetic force

 This photograph dates back to December 10, 1979, and captures a significant moment in the history of physics where Dr. Steven Weinberg can be seen receiving the Nobel Prize from the King of Sweden during the prestigious Nobel Prize ceremony in Stockholm.


Weinberg was awarded the Nobel Prize alongside two other eminent physicists, Sheldon Glashow, and Abdus Salam, for their pioneering work on the unification of two of the four known fundamental forces of nature: the electromagnetic force and the weak nuclear force. Their discovery, often called the electroweak theory, was a major breakthrough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how the universe operates at the most fundamental level.


Simply put, the electromagnetic force is responsible for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charged particles, like how electrons and protons interact in atoms. The weak nuclear force, on the other hand, is responsible for certain types of radioactive decay and is crucial in processes like those that power the Sun. Before their work, these two forces were thought to be distinct and separate. However, Weinberg, Glashow, and Salam showed that, at high energies, these two forces are actually different aspects of a single, more fundamental force.


A key prediction of their unified theory was the existence of the weak neutral current, a type of interaction where particles exchange a neutral particle (later discovered to be the Z boson) without changing their electric charge. This prediction was experimentally confirmed in 1973, providing strong evidence for the validity of their theory.  


This unification was a revolutionary idea, as it suggested that the forces governing the universe could be understood in a more integrated way. It brought us closer to the ultimate goal of a "Theory of Everything" that could unify all the forces in the universe.

秒的標準

 How long is a second? It’s 9,192,631,770 cycles of caesium radiation, according to today’s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which are based on Louis Essen’s atomic clock!


Born #onthisday in 1908, Essen, in collaboration with scientist Jack Parry, designed and built the world’s first accurate caesium atomic clock in 1955. It used conventional quartz crystal oscillators, which made it highly accurate compared to the first generation atomic clock that was based on an ammonia maser device. The new clock will only lose around one second over the course of 300 years.


Twelve years after Essen and Parry’s new clock was built, it became the basis for the internationally agreed definition of a second, shifting the standard from astronomical time to atomic time. And this is how a second is still defined today.

等離子體?待查

 


Joel 日本古時候有一句話:「雷が多いと豊作になる」(雷多慶豐年)這句俗諺如今正獲得科學證明。雷是一種自然界的等離子體,近年來,開始有科學家研究如何將人工製造的等離子體應用在農業上。


「雷」在日文中也稱為「稲妻」,意指雷電為稻穀帶來豐收。這一觀念早在奈良時代編纂的《日本書紀》中已有記載。雷電能夠促進農作物生長的原因與等離子體有關。當雷電產生時,電流使空氣中的氧氣與氮氣進入等離子體狀態,進而形成氮化合物,這些物質可作為植物的養分,促進豐收。


現在,研究人員正在嘗試利用人工等離子體來改善農業生產。九州大學的古閑一憲教授專注於將等離子體應用於肥料,通過與水反應產生氨和硝酸鹽,成為天然肥料。研究顯示,使用等離子體處理過的土壤,像是栽種的豆苗和番茄等作物,發芽速度與化學肥料相當。


等離子體農業的另一優勢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化學肥料的製造過程中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而等離子體肥料可望大幅降低這些排放量。名古屋大學的研究也顯示,對水稻秧苗施以等離子體,能使產量提升約8%。


此外,等離子體還被用於提升作物的免疫力。東北大學的金子俊郎教授發現,等離子體能抑制草莓病原菌的孢子發芽,並且正進行相關實驗,以期提升作物的抗病能力。


儘管等離子體農業展現出許多潛力,但尚有許多挑戰需要克服,比如說在不同環境下的效果差異等。研究者們正積極探索最適合的條件,並與國內外學術機構合作,共同推動等離子體農業的發展。


日本政府也在「綠色食物系統戰略」中設定了到2050年減少50%化學農藥使用及減少30%化學肥料使用的目標,而等離子體技術可能是實現這些目標的重要工具。等離子體農業若能實用化,將有助於解決全球食物安全及可持續發展的問題。


資料來源:朝日新聞

2024年8月11日 星期日

xy 染色體

 【有XY染色體就不是女性嗎?瑪麗蓮夢露也有XY? 】


昨天的文章有人在留言貼出國際拳擊協會(IBA)寫給IOC的信,說林郁婷選手2023年被取消資格的原因是驗出XY染色體。


但從IBA的敘述「Boxer’s ‘DNA was that of a male consisting of XY chromosomes’(拳擊手的DNA 是由 XY 染色體組成的男性 DNA)」就可以發現,IBA對性別的認定不但不科學且過時。


首先,性別是由X、Y染色體決定的嗎?並不完全是。

天生擁有陰道跟卵巢的「真女人」有可能擁有XY染色體嗎?#有可能。


這個問題的答案在2018年的兩篇重量級研究《Science》和《Nature communication》已被證實。


《Science》期刊在2018年一個名為” little piece of DNA that makes girls boys”的研究,指出XY染色體攜帶者,在胚胎發育一開始也全都是女性,之所以能分化成男性,完全仰仗Y染色體上一段叫做SRY的基因跟「#Sox9」基因蛋白,這個基因蛋白由一小段叫做強化子(enhancer)的DNA所調控,當它增強表達,輔助細胞才能發展出睪丸。


在老鼠身上,如果把即將開始性別分化的小鼠胚胎中,敲除掉Sox9的「強化子」使Sox9不增強表達,XY小鼠「永遠不會變成男性」,而是「#打從娘胎」就是「女孩子」的身份。


在同年12月《Nature communication 》一篇來自墨爾本Murdoch兒童研究所,名為「Human sex reversal is caused by duplication or deletion of core enhancers upstream of SOX9」的研究,進一步說明在人類身上也有一樣的觀察。


在人類身上的「強化子」有三個,eSR-A、eSR-B、eALDI。倘若強化子基因有缺失、重複,Sox9基因蛋白沒有被增強,就算是XY染色體攜帶者,也不會有睪丸,而是發育成女性器官,包括卵巢跟陰道。這種染色體在過去觀念是雄性,但實際個體是女性的情況,目前被稱為「性別分化差異」(Disorders of sex development或說Difference of Sexual Development ,DSDs)的類別之一。全世界每5500個人類嬰兒中,就有1個嬰兒可能帶有這樣的變異,以全世界的人口來說,並不算少數。

(請注意,DSDs分為很多類別,science期刊提到的增強子變異,跟同時有卵巢跟睪丸的雙性人是完全不同的)


JK羅琳跟其他反對的人,她們的論述是建立在:

「Y染色體在運動上有明顯的優勢,擁有Y染色體的人體內睪固酮的含量會遠高於沒有Y染色體的人」,而這樣的想法 #是完全錯誤且過時的。


因為擁有XY染色體變異的女性,從胚胎發育就決定了只有卵巢沒有睪丸,#打從娘胎就是女生,根本沒有JK羅琳幻想的睪固酮天生含量就會比較高的優勢,因為睪固酮的水平決定於「#性腺具體發育狀況跟功能」,根本不是「有沒有Y染色體」。


所以上篇文章留言嗆聲的人,你可以發現我從來沒有提到林郁婷的染色體(因為我沒有確切來源得知IBA的檢測跟判定是生化檢驗數值還是性染色體),只說明「為何驗染色體不是真正的公平」,是因為真正會影響運動表現的,是你的胚胎性線原基(睪丸或卵巢)還有荷爾蒙產物(睪固酮和雌二醇),這些才是跟 #力量和肌肉質量有關。


林郁婷「就算」真的有XY染色體的驗出,其狀況是自然界「#生而為女性」的正常變異,跟跨性別完全不在同一個層次,把她拿來跟生來就有睪丸,一直到青春期後也都得到高水平睪固酮的加持,甚至有參加過男性運動比賽的人拿來混為一談,這不是霸凌什麼才是霸凌?


舉一個真正會有問題的例子,就是南非短跑選手Semenya,她雖然也是以女性身分長大,但是她不但帶有XY染色體,她還有睪丸,她的狀況是某種酶(5-ARD )的基因變異,使得體內缺乏把睪固酮轉換二氫睪酮的雄性激素,所以外生殖器官發育不全,但體內的睪固酮反兒比一般男性還高,也因為沒有卵巢,Semenya當然不會有月經。


林郁婷有在使用衛生棉,她有完整正常功能的卵巢,還需要再爭論什麼染色體嗎?很欣慰奧會IOC對於女性選手的認定,應該是有追得上最新研究的。


喔對了,順便說一下,據說1963年性感女神瑪麗蓮夢露去世時,美國科學家凱斯「聲稱」瑪麗蓮夢露可能是男性,因為法醫當初想要知道瑪麗蓮夢露性感基因的秘密,卻意外在她遺體的組織細胞中發現XY染色體,如果這發現為真,那夢露也是那5500分之一的天選之人,瑪麗蓮夢露的肌肉跟肌力跟一般女性並無二致,不知道JK羅琳是否也要因為凱斯的檢驗「聲稱」,就說瑪麗蓮夢露是男人呢?😌


科學跟魔法一樣的地方,就是總超出麻瓜可以想像的範圍,生命的多樣性和大自然的奧妙非人類可以想像;但科學跟魔法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一分證據說一分話,在做任何評論前,應該先考察最新的科學實證,才不會自曝其短,貽笑大方。


#女性有五千五百分之一機率有XY染色體

#2018年之後觀念都應該修正了

#腸道菌的研究也是2018年後暴漲但還是一堆人裝睡叫不醒

#這種增強子的變異連生化課本都來不及放進去yv

2024年8月6日 星期二

大自然的藝術

 昨天分享了洪廣冀老師的人物專訪,當然也要復習一下洪老師的導讀啦~


《大自然的藝術:圖說世界博物學三百年》導讀


洪廣冀(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大自然的藝術:圖說世界博物學三百年》是本「很好看」的書。說這本書好看,並不只是因為作者朱蒂絲.瑪吉讓人折服的生花妙筆,也不只是因為該書收錄的上百幅活靈活現的博物學插畫──更重要的,我認為,這是一本把「看」──或者說「觀察」(observation)──當成全書核心的書。正如瑪吉所說的,「雖然博物學插畫家在繪製標本時,總是盡可能力求逼真,但是,成為描繪題材的對象,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不同程度的比例更動,操控描繪題材以符合設計,將描繪題材與其他沒有自然關聯的動植物並置,以及將藝術家本身對其他不同地域的植物相、動物相、景觀、人民的先入之見投射在描繪題材上,都無可避免地影響了博物學的展現方式」(頁14)。「博物學藝術可以說是一種從歐洲人的觀點來觀看自然世界的方式」,瑪吉強調,「而且其所揭露的,不只是它所描繪的博物學而已,同時也展示出了歐洲的文化史」(頁21)。


就初次接觸到博物學(natural history)此詞彙的讀者而言,對瑪吉這段描述或許會感到驚訝。難道「博物學插畫家」的工作不就是把所見事物如實地「複寫」到圖紙上嗎?如果說「博物學藝術」反映的是「歐洲人的觀點來觀看自然的方式」,那麼,這樣帶有觀點的博物學是不是一點都不「客觀」?更不用說是種「科學」了。更進一步,當各位翻閱瑪吉悉心挑選的圖片,在讚嘆其精美與精準度之餘,會不會油然而生一類慨嘆:在攝影技術如此普及的今日,這樣講求精準與精確、卻無可避免地帶有特定觀點的「博物學藝術」,想必早已式微、成為收藏在博物館中、等待如瑪吉這樣的專家方能揭露其過去的「藝術品」了吧?


從科學史的角度,諸如此類的驚訝與慨嘆其實涉及一個更根本的問題:到底以觀察、分類與描述為基礎的博物學在什麼程度上算作一種科學?長期任職於倫敦自然史博物館、且出版數本叫好又叫座之科學史著作的瑪吉,實際上已在書中提供了一個非常科學史的答案──只是,由於《大自然的藝術》是以亞洲、非洲、美洲這樣的地理區域來劃分,讀者不見得能夠從瑪吉提供的眾多細節中拼湊出博物學在十七至十九世紀這三百年間的發展軌跡。有鑒於此,這篇導讀希望能協助讀者著手如此拼湊的動作。


讓我們先回到瑪吉所稱的博物學插畫「開始大量出現」的十八世紀(頁14)。當時的博物學者,在努力栽培來自世界各地的奇花異草、編纂各地的植物誌與動物誌,從而發展一種完全奠基於自然、無人為主觀因素涉入的「自然分類法」之餘,不時得運起全身功力抵禦著來自「自然哲學家」的批評。為什麼呢?因為,從自然哲學家的眼光看來,「博物學」這學科不過就是採集、觀察與記錄,其得到的知識是破碎的,難以放諸四海皆準;與幾何學──少數為當時自然哲學家認可的知識形態──強調的演繹、推理、證明等方法相較,博物學完全沒有資格被稱為自然哲學的一支。


不過,正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我的朋友」──第一代的博物學者們,與其花時間跟這些眼中只有數字與證明的自然哲學家們打交道,選擇了與當時正逐漸挑戰傳統自然哲學之正當性的另一門哲學:「實驗哲學」。所謂的實驗哲學,正如英國自然哲學家波義耳(Robert Boyle, 1627-1691;波義耳定律的發現人)主張的,即研究的目的與價值並不只是透過推理與證明來獲得放諸四海皆準、顛仆不破的普遍知識而已。在實驗室中孜孜矻矻地做實驗,儘管實驗器材常出狀況、做了十次實驗只有七次結果相互一致諸如此類的問題,透過實驗得到的知識──或者說「事實」(matter of fact)──本身還是有其價值。因為大自然是一個精巧的機械,要了解此機械的運作機制,除了做實驗一途外,別無其他。更重要的,如果說做實驗是理解自然此精巧機械的唯一手段的話,那麼,實驗室便是一扇重要的窗,讓研究者得以窺見此機械的打造者──或者說造物者──的心靈。


這樣在科學史中會被歸為「機械論」或「自然神學」的立場,在很大程度上成為十八世紀博物學得以興起、且在歐美社會誘發出一陣陣採集熱的「理論基礎」。正如十八世紀著名的自然神學家佩利(William Paley, 1743-1805)所說的,如果你在路上看到一個錶,你絕不會認為這個錶是憑空冒出來的──你一定會假設某個鐘錶匠製造了這個錶,然後將它遺留在路上的。同樣的,當你看到自然界中的種種構造精妙的生物及其對環境的完美適應,你必得假設自然界中存在個鐘錶匠(watchmaker)。換句話說,就十八世紀博物學者的角度,當他們漫步在野地採集蕨類、在海邊收集貝殼、與駐守博物館的學者們通信、與同好交換標本的時候,這些狀似瑣碎的「實作」之所以有意義,便是因為他們相信,這世界是設計過的,只要你依循一定的準則,你就可以逐步發現隱藏在大自然背後的藍圖。


教導世人如何發現這大自然藍圖的關鍵人物為瑞典博物學家林奈(Carl Linnaeus, 1707-1778)。眾所週知,林奈以其在命名學(nomenclature)與分類學(taxonomy)上的貢獻聞名於世──較少為人知的是,林奈之所以能做出這些貢獻,關鍵或許不是他提出一個完全客觀、放諸四海皆準(或說讓四海心悅誠服)的分類體系。科學史家已經告訴我們,林奈的成功其實仰賴特定的「書面技術」,才得以讓其倡議的以花朵(或說植物的生殖器官)為中心的「性分類體系」(sexual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得以為大眾所接受。在解說由美國採集家威廉.巴特蘭(William Bartram, 1739-1823)繪製的富蘭克林茶(Franklinia alatamaha)時,瑪吉提供了一個極佳的案例,說明林奈的「書面技術」到底是什麼回事。「這一幅描繪富蘭克林茶的畫作」,瑪吉寫道,「完全符合一幅植物插畫所應具備的所有必要條件。這樣一種繪畫風格,通常被稱作林奈繪圖法(Linnaean method),或者說,是一種繪製插畫的習慣性做法──在這些插畫中,就如同約瑟夫.班克斯所言,『每張圖都試著回答植物學家就植物的形態結構而想問的問題。』」(頁47)。


另一讓林奈分類法得以廣為人知的作品為羅伯特.桑頓(Robert Thornton)於一七九九年至一八〇七年出版的《佛洛拉之神殿》(The Temple of Flora)。佛洛拉為神話中掌管植物的女神,而林奈則將之引申為「植物相」之代名詞。之所以做如此的引申,按照林奈的觀點,某地的植物相為造物者按照該地的自然環境所打造,而研究植物相的目的便是彰顯造物者在撮合植物與其生育地間時的「完美設計」。為了闡明這樣的觀點,正如瑪吉指出的,桑頓精心繪製了「將近三十幅大型的花卉彩色版畫,它們是首度擺置在描繪植物之自然棲息地的景致中的花卉插畫」(頁217)。的確,在這些版畫中,我們看到的不僅是關於「花」這個生殖器的細緻描寫,也可體會該植物與環境間的一種和諧、靜謐甚至超然的氛圍。簡言之,不論巴特蘭,抑或桑頓,他們關心的與其說是要「如實地」呈現這些植物於自然中的模樣,倒不如說它是一幅地圖。想像你來到一個陌生的地鐵站,你覺得自己被困在熙攘的人群中而手足無措。這時你會怎麼做?一個選項便是找到該車站的示意圖,從確定自己的相對位置出發,按圖索驥地找到你鎖定的出口。同樣的,十八世紀的博物學採集者或藝術家之所以要大費周章地繪製插圖或製作版畫,目的之一便在於推廣甚至是「標準化」(standardize)一種「看的方式」,讓有志於從事自然採集或觀察的民眾不會迷失在大自然彷彿無窮無盡的細節中。大自然有其藍圖,十八世紀的博物學者與他們的粉絲告訴我們,但它不會自然而然地浮現在眼前。


這樣建構在機械論與自然神學上的博物學與博物學藝術並不乏批評者。十九世紀上半葉,對機械論有所不滿的博物學者逐漸集結在一個以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席勒(Friedrich Schiller, 1759-1805)為中心的知識傳統下:浪漫主義(Romanticism)。為了反對機械論者把自然視為造物者打造的精密機械,浪漫主義者堅稱必然有種帶有神性的能量於自然中自然而然地流動;為了反對機械論者主張的、探究自然意味著把自然拆解開來、以各類儀器一一剖析,浪漫主義者主張整體必然有其獨立、不可化約為部分之加總的性質。我們得把自己想像成一顆「透明的眼球」(transparent eyeball),浪漫主義者主張,因為身體是萬物的尺度。瑪吉引用了德國探險家與自然哲學家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 1769-1859)的一段話來說明浪漫主義者試圖以身體來「丈量世界」的企圖:「他『受到一種未知的渴望所驅策,一種對於遙遠與未知事物的渴望,一種對於可以激發我所想像之事物的渴望:在海上遭遇的危險、對冒險的渴望,以及從一個無趣的日常生活轉換至一個奇妙、不可思議的世界的可能性』」(頁17)。的確,如果說林奈是十八世紀博物學的教主,十九世紀的博物學便是由洪堡獨領風騷,其在科學界與社會大眾間的影響力甚至還高過達爾文。同樣的,洪堡的影響力仰賴特定的「書面技術」。對此,瑪吉挑選了收錄在洪堡《自然圖像》(Tableaux de la Nature)中的插圖。與前述巴特蘭與桑頓的植物圖相較,我們可看出,讓洪堡關切的,與其說是個別植物與其生育地的關係,倒不如說是這些植物構成的群體(或說「植群」)與緯度、生育地海拔等自然條件間的關係。精準地分類與描述自然界中的個別物種儘管重要,洪堡告訴他的讀者,更重要的是超越以物種為單位的分析取向,以身為度地掌握自然界整體的性質。這樣被科學史家稱為「洪堡式科學」(Humboldtian science)影響了一整代的博物學者,包括在洪堡過世的一八五九出版《物種原始》(On the Origin of Species)的達爾文,乃至於自稱為達爾文之天擇(natural selection)的信徒、其對自然的態度卻更接近法國自然哲學家拉馬克(Jean-Baptiste Lamarck, 1744-1829)之「用進廢退說」的海克爾(Ernst Haeckel, 1834-1919;見頁213-214)。瑪吉的分析即停在海克爾,特別聚焦在其以形式(form)為主要關懷的博物學與書面技術。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博物學與其多樣的書面表現便自此成為科學史中的一頁。或許在當今的學術分類中已沒有博物學存在,而是分化為植物學、動物學、生理學、演化學等學科,但強調觀察、分類與描繪的博物學傳統,以及讓該傳統得以成為一門嚴肅學問的書面技術,於今日的科學研究中依然強勁──光看晚近台灣生醫界因圖像的重置、重製與修正衍生的巨大爭議便可略知一二。當然,在這個圖像表現的方式、手法與媒介均與十八、十九世紀大有不同的今日,到底出現在科學論文中的圖像是如何「揭露」自然界背後的藍圖,乃至於此揭露手法反映何種視覺文化,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說《大自然的藝術》是本「很好看」的書還涉及另一個層次:到底誰在執行這些「看」的動作?的確,瑪吉的確提及了一些在科學史中大名鼎鼎的人物,像是林奈、洪堡、達爾文、華萊士與海克爾等人,但瑪吉的興趣其實是放在如巴特蘭、桑頓這些名不見經傳的採集者、畫師或藝術家(事實上,即便瑪吉的確提及達爾文這樣的科學明星,其焦點往往是他們出道前的經歷)。就科學史的角度,這樣視角的調整實為過去二、三十年來研究與寫作上的重要突破。正如科學史大家史蒂芬.謝平於〈隱形的技師〉(invisible technician)一文中指出的,長久以來,科學史研究者花費大量心神分析科學家如何自實驗數據或標本中提煉出關於大自然的理論,卻對協助科學家從事實驗的「技師」視而不見。不過,謝平指出,這樣對技師的忽略也不見得是科學史研究者的錯:畢竟,證諸已出版的科學著作,這些技師如果不是被抹去其臉孔、成為論文謝詞中的一個名字,便是被「被戴上」一張張不在意酬勞、一心只想獻身科學、散發著小天使般聖潔光輝的面具。謝平認為,這樣將技師予以缺席的科學寫作與十八世紀興起的「紳士科學」(gentlemanly science)息息相關。如前所述,當時的實驗科學家,為了要應付來自自然哲學家的批評,主張「眼見為憑」的「事實」應為科學研究的核心。但所謂的「眼見為憑」到底是誰說了算呢?答案是被當時社會認為最可信賴的「紳士」。不過,你或許會問,除了信賴度以外,有沒有什麼更具體的判準,讓人們可以一眼鑒別誰是紳士、誰只是尋常的販夫走卒?有的。如果你的家境富裕,讓你可在閒暇時刻全心投入研究工作、而不用靠研究謀生的話,你就有更高的機會會被認定為言而有信、知行合一的紳士科學家。在這樣的氛圍下,無怪在實驗室工作中的技師──或者以十八世紀的術語,以其在研究中的勞動投入換取工資的「僕役」──沒有在科學著作中的一席之地。


不難理解,如謝平描述的現象也同樣出現在十八世紀以降的博物學研究中。正如瑪吉所說的,「沒有哪一個時期的藝術家,可以比十八世紀的藝術家更有希望藉由描繪大自然來為自己謀取生存的機會」(頁206),這一方面意味著隨著博物學研究的風行、懷有一身絕技卻往往身無分文的藝術家可勉強維持水準以上的生活;另方面,相較於洪堡、達爾文這樣家境富裕的「紳士博物學家」,這些希望透過博物學藝術求得溫飽的藝術家,在博物學研究中取得一席之地之餘,相當弔詭的,他們的身影往往在博物學史寫作中遭到抹去。就如同謝平於〈隱形的技師〉中試著為實驗室中工作的技師翻案,瑪吉的《大自然的藝術》為結合大量史料、讓博物學藝術家可以與他們的作品一同現身的傑出作品。


《大自然的藝術》是本很好看的書──希望這篇導讀能提供一些線索,讓讀者可按圖索驥,摸索一套方法來看這本很好看的書。最後,還是要提醒各位,瑪吉試圖描繪的年代並沒有離我們遠去。當我們戲謔地在朋友的臉書發文下留下「發文不附圖,此舉不可取」等文字,當我們煞費苦心地搜索圖片、為即將來臨的口頭報告配圖,當我們努力地調整身體與手機間的角度、以嘟嘴與小臉的自拍留下「到此一遊」的證據時,我們仍然活在那個眼見為憑的世界。正如瑪吉所說的,「文字可能是抽象的、模擬兩可的,而且容易誤解或誤譯,相對地,憑藉純熟技巧與高超精準度所繪製的圖像,卻可以描繪出與所有人息息相關的現實。圖像提供了親眼可見的事實,因此可以主張,文字將會成為圖像的附屬品」(頁14)。


➤摘自《大自然的藝術:圖說世界博物學三百年》/朱蒂絲.瑪吉著

http://sunny-warm.wixsite.com/sawph-3/ss005


➤相關閱讀:《蘇利南昆蟲之變態》/瑪麗亞.西碧拉.梅里安著

https://sunny-warm.wixsite.com/sawph-3/ss007

2024年6月30日 星期日

Ammonia Engine Breakthrough

 Finland has made a groundbreaking discovery in the realm of clean energy with their sci-fi four-stroke engine that uses ammonia as fuel. This innovative technology addresses the limitations of hydrogen, such as storage, transportation, and safety. 


Ammonia, with its higher hydrogen density and existing infrastructure, emerges as a superior alternative. Developed by Wärtsilä, this engine promises to revolutionize transportation and energy storage, making clean energy more accessible and efficient.


#Finland #AmmoniaEngine #CleanEnergy  #Wärtsilä

2024年6月27日 星期四

Nuts and Bolts 小零件改變大世界

 📣 七月新書:《#小零件改變大世界》

📕 ​ 釘子、輪子、彈簧、磁鐵、鏡片、繩子、泵浦,七種細小發明如何成為現代文明的重要推手?

🔩 2023英國皇家學會科學圖書獎入圍作 🔩

在人類文明漫長的歷史中,許多矚目的發明與創新相繼誕生,而論及人類最偉大的工程奇蹟,可能首先會想到許多恢弘的建築物或精密的機器,但其實一些微小而簡單的結構零件更值得我們關注,因為改變世界的往往是這些小零件,若沒有它們,現代世界賴以運作的各種事物將不復存在……

💡 七種建構現代文明的細小發明

《#如何在果凍上蓋房子》的作者、曾參與建造西歐最高大廈碎片塔的結構工程師羅瑪.艾葛拉瓦,將帶領我們走進工程學的微觀世界,一睹七種不顯眼、卻又無處不在的基本零件,如何成就各種奇蹟,推進人類文明的發展。

🔩 從輕型飛機到越洋船艦,人類能夠上天下海,全是小小釘子的功勞?  

⭕️ 輪子怎樣開啟了人類的探險時代,讓我們的足跡遍布地球,甚至踏足宇宙?  

➿ 被隱藏起來的彈簧,如何使摩天大樓拔地而起,並形塑今天的城市生活?  

🧲 不只是導航,磁鐵還幫助我們打破空間限制,讓距離不再窒礙溝通與交流?  

🔎 鏡片如何促進醫學變革,讓人類掌握生命密碼,甚至讓創造生命變成可能?  

♾ 兼顧實用與美學功能的繩子,數千年來也為我們提供了心靈上的療癒?  

⛽ 從取水工具到人工心臟,人類如何發明出各式各樣的泵浦來延續與挽救生命?

💡 被埋沒在歷史中的發明家故事

工程學可以揭露我們過去的模樣,把人類的歷史告訴我們,亦能反映我們當下的面貌,從讓電流通過自己雙手的醫師、用顯微鏡研究自己精子的商店老闆、到接受豬心移植的病患、對破掉的餐盤感到沮喪的家庭主婦……本書中為我們重新講述了這些鮮為人知的故事,以及他們對於工程學和這個世界舉足輕重的貢獻。

💡 本書特色 💡

❶ 探索七種被譽為「文明基石」的零件背後的技術,以及鮮為人知的發明家故事

❷ 揭示工程學對於人類的寶貴意義,引領出一條對這個世界更有同理心的道路

❸ 作者手繪可愛而明瞭的解構圖,幫助讀者輕鬆拆解複雜機械和儀器的運作原理

❹ 收錄前人珍貴的設計圖,一睹在沒有當今科技協助年代令人驚豔的先驅設計

|各界推薦|

🔩呂良正|臺灣營建研究院院長、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作者艾葛拉瓦為熱愛寫科普書的結構工程師,擅長以結合歷史說故事的方式來傳遞工程概念,將工程學變得簡單有趣…本書以我們熟悉的七項工程小發明,穿插豐富有趣的歷史故事,娓娓道來衍生的重要工程應用,讓我們眼界大開。」

🔩黃春木|臺北市立建國高中歷史科教師:「……少一根釘子、毀一個輪子、缺一塊鏡片或磁鐵、壞一個彈簧或泵浦、斷一條繩子等,將會導致航空器墜毀、高樓倒塌、工廠停擺,或大規模停電。本書充滿創意及洞察力,以七種小物打造一處『大觀園』,為我們展現文明發展最不可或缺的零件,和人類心靈最精采豐富的源頭。」

🔩簡麗賢|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物理教師:「……閱讀《小零件改變大世界》,帶領我們從宏觀的世界走進微觀的視野,理解七種不顯眼卻又無處不在的基本零件,如何成為現代文明的重要推手,造就工程學的巍峨與壯麗,以及如何發展人類生活的文明。」

❮❮❮ 現代世界不為人知的小小零件,如何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 《#小零件改變大世界》𝟲/𝟮𝟳 改變上市

🔗 購書請見下方連結

2024年6月5日 星期三

Vera C. Rubin (科學棋談)。"恆星和星塵是順時針運行,其餘則是逆時針運行"讓我想起"Japanese honeybees" (NHK Darwin's Amazing Animals)日本蜜蜂的溝通方式......


"1992年,魯賓又發現一個前所未見的天文奇景:NGC 4550星系中有部分恆星和星塵是順時針運行,其餘則是逆時針運行,打破同一星系中的恆星都是同一方向運行的傳統認知,而這也成為星系合併的第一個證據。"



NHK
https://www3.nhk.or.jp › ... › Darwin's Amazing Animals



Darwin's Amazing Animals. What keeps a hive of 10,000 Japanese honeybees buzzing with activity? Not the queen. The female worker bees are in charge, assuming ...
#NVIDIA 下一代架構叫Rubin,她是誰?〉
NVIDIA今年才剛推出新的GPU架構Blackwell,沒想到 #黃仁勳 在6月2日的演講中就預告了下一代GPU架構”Rubin”,屆時還會搭配新的CPU “Vera”。
NVIDIA自1998年開始就用科學家為自家產品命名,例如2022年便以「COBOL之母」Grace Hopper的名字與姓氏分別做為CPU與GPU架構的名稱,這次宣布的下一代產品也是如此,Rubin與Vera正是天文學家薇拉.魯賓的姓氏與名字。
🔭求學
魯賓於1928年7月23日在費城出生,父母親都是來自東歐的移民,兩人在貝爾電話公司工作而認識相戀。魯賓10歲時,全家搬到華盛頓特區,就在這裡,她開始對天文學產生興趣;她日後回憶12歲時常常熬夜看著窗外的星空,彷彿生活中沒有比每晚看星星更有趣的事。在父親的協助下,她用紙板和透鏡做了個簡陋的望遠鏡,繪製星星的軌跡。對天體運動的著迷自此成為她一生探索宇宙奧秘的驅動力。
高中畢業時,老師特別叮囑魯賓說女生不適合科學工作,但她仍不顧勸誡,最後於1948年從凡薩女子學院(Vassar College)畢業時,是全校唯一主修天文學的畢業生。魯賓畢業後隨即結婚,夫婿是她大學時到海軍實驗室實習所認識的軍官,大她兩歲,兩人白頭偕老一輩子。
魯賓原本就不想當個家庭主婦,她向普林斯頓大學索取研究所簡章,無奈普林斯頓從不招收女研究生(這個慣例直到1961年才打破,天文所更是遲至1975年才有第一位女學生),魯賓等不到回音,想說既然先生在康乃爾大學攻讀化學博士,乾脆也跟著去康乃爾大學讀研究所,結果兩人有幸蒙費曼(Richard Feynman)與貝特(Hans Bethe)這兩位諾貝爾獎得主親炙。
🔭全職媽媽 vs. 學術研究
魯賓的碩士論文研究的是包括銀河系在內的諸多星系,是否也是繞著某個中心點旋轉,就像太陽系的行星繞著太陽轉那樣。但當時普遍認為這在如此大的尺度下不會發生,魯賓的碩士論文因此接連被兩份期刊拒絕,從此再也沒有刊出,只在美國天文學會1950年的會議上做過口頭報告。
其實那次原本是她的指導教授要上台報告,畢竟魯賓即將臨盆,而且也不是天文學會的會員。但魯賓仍堅持親自發表,於是她產後三週就帶著嬰兒,與父母一起於風雪中驅車前往六百公里遠的會場。不過辛苦奔波並未因此獲得回報,全場聽眾唯有德裔美籍天文學家馬丁·史瓦西(Martin Schwarzschild,其父親是算出黑洞臨界半徑的卡爾·史瓦西)一人表達支持之意,但他也只能鼓勵她收集更多資料才能令人信服。二十多年後,天文學家才發現超星系平面,一如魯賓的預言。
碩士畢業後,魯賓在家當個全職媽媽,但她仍無法忘情於天文學。推著嬰兒車去公園時,她會帶著天文物理期刊去讀,有一天她意識到這樣下去會永遠錯失研究,當下決定繼續攻讀博士。
在丈夫的支持下,已懷了第二胎的她於1951年進入喬治城大學,這是他們所居住的華盛頓特區唯一有天文研究所的學校。不過教授得知她想研究的題目後,建議她找就在附近喬治·華盛頓大學任教的加莫夫(George Gamow,為宇宙大爆炸提供重要的理論基礎,並預測宇宙微波背景的存在)當指導教授。
1954年,魯賓完成博士論文,再次提出迥然不同的主張:星系並非一般所認為的隨機地均勻分布於宇宙中,而是成塊成塊的聚在一起。結果得到的反應和之前的碩士論文一樣,幾乎沒有人相信,直到十五年後學界才正視她的論點。
魯賓拿到博士學位後先到一所社區學院教了一年書,再回到母校喬治城大學,花了十年時間從副研究員一路升到副教授,這期間她還得花費時間和心力照料四個小孩。1965年,她加入華盛頓卡內基研究院(Carnegie Institution of Washington,現改名為「卡內基科學研究院」),在這裡結識了未來最重要的合作夥伴福特(Kent Ford)。
🔭暗物質
福特專門致力於研發光譜儀與光電倍增管,並將它們與天文望遠鏡結合,可以更精確地觀測天體運動的都卜勒效應(光源遠離我們時,波長會拉長,因此光譜移向紅色端,稱為「紅移」;光源朝我們移動時,波長會變短,光譜則移向藍色端,稱為「藍移」。)。由於偏移幅度與光源相對於我們的速度成正比,福特所設計的光學儀器便可更精確地計算出光源的移動速度,這對一直以來研究天體運動的魯賓無疑是最佳幫手。
鑒於自己之前的論文違背主流觀點卻又缺乏有力證據,魯賓這次把目標瞄向離我們相對近又明顯的螺旋星系——仙女座星系,這裡面的恆星大致上都是繞著星系中心轉動,因此從地球看來,一側的恆星轉動方向朝向我們,另一側則是遠離我們。藉由觀測它們藍移或紅移的程度,便可計算不同區域之恆星的軌道速度。
由於螺旋星系的大部分質量集中於中心區域,在重力的作用下,越靠近中心的恆星,其軌道速度應該越快,越外圍的則越慢;太陽系的行星也是如此。然而魯賓和福特對仙女座星系進行觀測後,卻得到出乎意料之外的結果:外圍恆星的軌道速度竟然和中間區域的恆星一樣快!
魯賓和福特先在1970年發表仙女座星系的觀測結果,接著再繼續觀測更多螺旋星系,結果發現都和仙女座星系一樣,從裡到外的恆星都有著差不多的軌道速度。這和物理理論完全違背,該怎麼解釋?
魯賓想起瑞士天文學家茨維基(Fritz Zwicky)曾在1933年提出一個主張,他認為后髮座星系團的質量不足以維繫邊緣的星系如此高速的軌道速度,因此必定還有看不見的暗物質提供額外的引力,否則邊緣的星系早就四散了。但只有重力卻沒有其它作用力的暗物質實在太匪夷所思,茨維基的大膽假說一直未被認真看待。
如今魯賓和福特發現這麼多的星系中恆星的軌道速度都是均勻平坦的,除了星系中充斥暗物質再無其它更好的解釋,可說是第一個具有說服力的證據。他們兩人於1980年發表論文,指出暗物質確實存在,並且質量是一般物質的5到10倍(目前估計全宇宙有5%是一般物質,暗物質則占26.8%,另外還有68.2%是暗能量),自此,暗物質才獲得學界的正視。
1992年,魯賓又發現一個前所未見的天文奇景:NGC 4550星系中有部分恆星和星塵是順時針運行,其餘則是逆時針運行,打破同一星系中的恆星都是同一方向運行的傳統認知,而這也成為星系合併的第一個證據。
🔭榮耀與肯定
雖然做出這麼多開創性的重大發現,魯賓卻始終未能獲得諾貝爾獎,讓許多人都大抱不平,而她於2016年過世後更是沒有機會了。不過她的成就有目共睹,因此還是獲得許多獎項與榮耀,包括:
1981年成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她是第二位入選的女性天文學家);
1993年獲得美國國家科學獎章;
1996年獲頒英國皇家天文學會的金質獎章(上一位獲獎的女性是168年前,天文學家赫歇爾的妹妹卡若琳);
卡內基科學研究院、美國天文學會等機構也都設立了以她為名的獎項。此外,她的姓名也被用來命名小行星、人造衛星、火星上的一個區域,以及最新宣布的NVIDIA下一代處理器。
所有以她為名的事物中,對她個人最有意義的,或許是位於智利的薇拉·C·魯賓天文台(Vera C. Rubin Observatory,中間的縮寫C代表她原來的父姓Cooper)。這座預計今年八月完工的天文台便是為了探索暗物質而建,倘若哪天有任何進展,將再度讓人們想起這位長期被忽視的女性天文學家。
所有心情:
Claudia Lu和其他833人

2024年5月23日 星期四

互聯網崩潰



台灣個人新聞台個案


 (簡體)中文互聯網正在加速崩塌


(原公眾號文已消失)


先問你一個小問題:如果我們在百度上搜索「馬雲」這兩個字,把時間設定在1998年到2005年,能搜出來的資訊,大概有多少條呢? 是1億條,還是1000萬條,還是100萬條? 我在幾個群問過,大家普遍的猜想是,應該是百萬或者千萬的級別。 畢竟,互聯網資訊如此浩如煙海。 馬雲作為那個時代的風雲企業家,在網上留下的痕跡肯定是非常多的。


但實際上能搜出的全部結果如下:(只有一條)


用百度搜索,選定日期範圍為“1998年5月22日到2005年5月22日”,含有馬雲的信息,總共是1條(2024年5月22日數據)。


而僅有的這一條資訊,也是虛假的。 點進去會發現,文章的發佈時間其實是2021年,不屬於上面限定的時間段,只是不知怎麼回事,它被莫名其妙地搜索出來。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想要瞭解那一段時間關於馬雲的經歷、報導、人們對他的討論、他的講話、公司的發展史等等,我們能得到的有效的原始資訊量,是零。


你可能會覺得,這是不是百度的問題啊? 如果換必應或Google,會不會能搜出來?


我測試過,這兩個網站搜出來的有效資訊,和百度沒有太大區別,比百度略多一些,但也只是個位數。 更多的也都是時間紊亂的無效資訊,只不過不知道是什麼技術原因,被錯誤地抓取出來。


你可能還會覺得,是不是因為馬雲屬於比較有爭議的人,由於某種不可描述的原因,所以他的資訊才無法搜到?


但實際上,不僅僅是馬雲的情況如此,我們去搜馬化騰、雷軍、任正非等,甚至是羅永浩和芙蓉姐姐這樣在那個時候紅極一時的網紅,或周杰倫、李宇春那樣曾經火遍全網的明星,結果也都一樣的。 如搜雷軍的情況,結果是這樣的:


在測試過不同網站、不同人名、不同時間段之後,我發現一個令人震驚的現象:


幾乎所有在那個年代曾經紅火過的中文網站,如網易、搜狐、校園BBS、西祠衚衕、凱迪貓眼、天涯論壇、校內網(人人網)、新浪博客、百度貼吧、以及大量的個人網站等,在一定年份之前的資訊都已經完全消失不見了,甚至大部分網站是所有年份的資訊都消失了。 唯一例外的是新浪網,還能找到一些十幾年前的資訊,但也是極少數的寥寥幾條,其他99.9999%以上的內容,全都消失了。


大家都沒有意識到一個嚴重的問題:中文互聯網正在迅速崩塌,移動互聯網出現之前的中文互聯網內容,已經幾乎消失殆盡。


我們原以為,互聯網是有記憶的,但沒有想到,這種記憶,原來是像金魚一樣的記憶。


2


我之所以注意到這個問題,是因為何加鹽公眾號的主題是研究牛人,所以我需要經常查找他們的資料。


這兩年來,我有一個非常明顯的感覺:網上能找到的原始資料,每年都以斷崖式的速度在銳減。 之前還能看到一些原始的報導,後來慢慢沒有了; 之前還能找到主人公的演講或者他們寫的文章,後來慢慢找不到了; 之前還能看到很多採訪或對談的視頻,後來慢慢消失了。


似乎有一個吞噬網頁的怪獸,它沿著歷史的時間線,從過去向著現在吞噬,先是小口小口,然後大口大口,把中文互聯網的一切內容,以五年、十年為單位,一口吞掉。


等我們回過神來,會發現,在移動互聯網之前曾經存在過的中文互聯網的一切,不管是入口網站、機構官方網站、個人網頁,還是校園BBS、公眾論壇,還是新浪博客、百度貼吧,還是檔、照片、音樂、視頻等,都已消失不見。


記得十幾年前,我曾經因為換電腦,把一些照片和文章打成一個壓縮包,存在某BBS上,幾年之後發現,那整個BBS都沒有了。 我曾經用過hotmail的郵箱,裡面有很多很珍貴的郵件,後來全都沒有了。 我還寫過人人網、MySpace,後來全都沒有了。


我們曾經以為互聯網可以保留一切,但結果是一切都沒能保留。


這讓我想起劉慈欣《三體》裡面提到過的“二向箔”。 歌者文明發現了太陽系有智慧生物的存在,出於宇宙先進文明的清除本能,他們向太陽系扔出一張二向箔,於是,整個太陽系以光的速度從三維坍塌成二維,變化成一張酷似梵古“星空”的畫片。 一切生命、一切文明的痕跡,從此都不復存在。


在互聯網上,我們已經處於二向箔的吞噬之中。 這種二向箔可以稱之為“時間的二向箔”,它吞噬的是時間那一維。


太陽系被歌者文明的二向箔拍扁之後,好歹還留下了一幅《星空》圖,而互聯網被時間的二向箔吞噬後,只留下一片虛空。


3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我猜想,主要原因可能是兩個:


一是經濟原因。


網站的存在,需要伺服器、需要頻寬、需要機房、需要人員運維,還有很多雜七雜八的監管和維護費用,這些都是成本。 如果是有戰略價值(例如需要向外展示公司想要展示的資訊),或者有短期流量價值(例如還時不時有較多的人上來看),同時公司賬上也不差錢,那麼還會有動力去維持。


但是如果公司在商業上走了彎路,沒錢了,整個網站就會直接死掉。 例如人人網就是典型代表。


即便公司還有錢,從運營的角度來看,如果一個網頁一年到頭都沒有幾個人來點擊,對公司來說,就成了一筆負擔,從經濟上最理性的方法,就是直接關掉。 搜狐、網易早年的內容大量丟失,以及以天涯論壇為代表的BBS集體消亡,都是這個原因。


二是監管原因。


總體而言,互聯網信息的監管,是從無到有,從寬到嚴,從嚴到更嚴的過程。 以前可以合法存在的內容,後來不符合監管要求了; 或者是以前可以灰色存在的內容,後來被定義為黑色了。 這些內容都會直接被咔嚓掉。


還有一些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輿論的兩極分化越來越極端,以前“只道是平常”的內容,在後來的輿論環境中顯得非常尖銳、敏感,儘管不違法,但是可能激化矛盾,形成混亂,監管方也有可能會要求處理掉。


除了官方部門之外,憤怒的網友,也時時充當著輿論監管員的角色。 他們會翻出十幾年前某人無意中說的某句話,揪著不放,把人網暴至“社會性死亡”。


但監管上最重要的影響,還不是監管部門的處理或憤怒網友的攻擊,而是它們會造成公司與個人的“自我審查”。


因為誰也不知道,網站上存在的哪一條內容,某人曾說過的哪一句話,會不會在若干年後,給當事人帶來滅頂之災。 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把這些潛在的“定時炸彈”全部清除,也就是把網站關掉或者把內容全部刪除。


當然,除了上述兩個原因之外,還會有其他很多原因。


例如,在南斯拉夫解體之後不久,所有“yu”(南斯拉夫國名Yugoslavia的縮寫)這個國際域名之下的網頁內容全部消失了。 又如,隨著版權保護的加強,曾經隨處可下載的音樂和電影網站,就都消失了。 還有一些機構和個人,純粹是由於自己的原因,不想在對外展示資訊了,就把官網或個人主頁關掉等等。


但這些原因都是次要的、局部的。 整個互聯網內容系統性的、大規模的消失,主要就是由於經濟規律和自我審查。


本質上,互聯網內容和生命一樣,也受進化論的支配。 其存在的標準只有一條:以盡可能低的成本爭取盡可能多的注意力。


當一個內容能夠在互聯網上的海量內容中爭取到足夠多的注意力,而維持這個內容的成本(包括經濟成本、監管成本和對抗監管的成本)比其他方式更低時,這個內容就有可能存活在互聯網上。 只不過它有可能會換一種呈現方式,例如從文字變為圖片,從靜圖變為動圖,從動圖變為視頻,未來可能從二維視頻變為三維全息視頻等等。 承載這個內容的平臺也會變遷,從入口網站到BBS,到個人博客,到微博微信,到抖音視頻號,到未來可能一個我們不知道什麼平臺。


當一個內容不能再吸引到足夠多的注意力,或者維持這個內容的成本比其他方式更高時,這個內容就會從互聯網上消失。 以電腦為流覽端、以網頁為載體的傳統互聯網的集體消亡,只不過是這種“資訊進化競爭”的必然結果而已。


生物的進化秘訣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而互聯網內容的進化秘訣是「資訊競,注意力擇,適者生存」。。 由於網路效應,這種競爭比自然界還要猛烈萬倍,殘酷萬倍。 傳統互聯網不是單個物種式的滅絕,而是幾乎所有內容的整體性滅絕。


每一代新的互聯網崛起,舊的互聯網必將崩塌,時間二向箔是所有網站、所有內容無可逃避的宿命。


4


如果未來的文明是互聯網的文明。 我們這一代人,將是沒有歷史的。 因為互聯網沒有留下我們的痕跡。


“沒有歷史”,這件事情重要嗎?


當然很重要。


我曾經為了寫邵亦波的文章,想盡了一切辦法,試圖找到邵亦波2007年參加《波士堂》節目的原始視頻,以及他妻子鮑佳欣以“文愛媽咪”網名在寶寶樹社區發了好幾年的帖子。 最終還是沒有找到,只能深深遺憾。


雖然《紅塵已忘邵亦波》那篇文章,依然很受大家歡迎,短短一周就有70多萬人閱讀,2萬多人轉發,但我十分肯定,我一定還是錯過了某些非常重要的資訊。 如果它們能呈現在那篇文章里,文章品質會更好。


但是我找不到,就只能讓文章以不完美的方式呈現。


你可能會覺得:這隻是對何加鹽這樣的研究者和寫作者有用,我又不寫這樣的文章,互聯網信息沒有就沒有了,對我又沒什麼影響。


真的嗎?


如果我們已經看不到馬雲的所有演講,看不到任正非的以《我的父親母親》和《一江春水向東流》為代表的所有文章,看不到段永平在雪球的所有發帖,你會不會覺得有點可惜?


好吧,你說你並不覺得可惜。


那如果我們已經搜不到黃崢的公眾號,看不到張一鳴的微博,上不了王興的飯否,你會不會覺得有點遺憾?


好吧,你說你也並不覺得遺憾。


那如果某一天,知乎如同天涯論壇一樣沒了,豆瓣就像人人網一樣消失,B站好比新浪博客一樣已無人問津,你會不會有點心痛?


如果某一天,你喜歡的微博博主所有的微博只顯示「作者已設置只展示半年內微博,此微博已不可見」,你常看的公眾號只顯示「此帳號已被遮罩,內容無法查看」,你在抖音或小紅書搜索某些資訊,結果顯示「作者已清空全部內容」......


甚至,微博、公眾號、抖音、小紅書,就像曾經存在過的bbs、貼吧、空間、博客一樣,全部消亡......


你會不會為此難過哪怕是短短的一分鐘?


作為傳統互聯網的一代人,七零后、八零后已經找不回我們的歷史。 因為它們已經全部消失了。


新生代也許還能看看朋友圈,但是朋友圈也越來越多“三天可見”,越來越沉默不語。


唯一還在熱情發圈的,只剩下一水的營銷資訊。


未來就連這些營銷資訊,也終將消亡。


5


如果一件事對我們很重要,而它正在消亡,我們有什麼辦法挽救它嗎?


有人曾作出這樣的嘗試。 美國有一個網站叫做“Internet Archive”,中文譯作“互聯網檔案館”,保存了很多原始網頁。 但是我試過,中文的原始網頁,保存的很少,而且使用非常麻煩,搜索功能十分原始低效,和沒保存差不多。


從技術層面來講,保存從中國有互聯網以來,到移動互聯網興起的十來年時間的所有網頁,應該並不難,成本也不高,畢竟比起現在的視頻時代,原始互聯網的那些圖文網頁,佔的空間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問題是,誰來做這件事,有什麼動機?


商業機構不會做。 因為沒有任何商業利益。


政府或許可以像建圖書館、博物館一樣,搞一個能保存所有網頁的檔案館。 但是政府為什麼要花錢費力幹這件事? 除了保存歷史之外,似乎也沒有其他理由。 再說了,就算是政府做了這件事,對普通線民也沒有任何意義,因為這個檔案館肯定也會需要一定的登陸許可權,以免資訊被濫用。


況且,就算是有機構願意做這件事,現在也晚了。 移動互聯網興起之後,傳統互聯網的中文內容,幾乎已經消失殆盡了。 粗略估算,99%以上應該都已經沒有了。


從某種意義上,何加鹽寫的牛人系列文章,也為保存這些牛人們存在過的歷史,做出了一點貢獻。 如果我沒有寫他們,很多歷史就已經在網上找不到了。 但畢竟這也不是原始資訊,只是經我整合過的二手資訊。


現在的中文互聯網上,這個世紀前十年發生過的所有重大事件,所有留下過深深痕跡的名人,目前還能找到的信息,幾乎已經全是經自媒體編輯過的二手資訊,甚至是傳過多手,早已面目全非的資訊。


關於它們的原始報導沒有了,原始視頻沒有了,原始講話沒有了,原始的網友目擊沒有了,原始的評論沒有了......


再過一些年,這些二手資訊和N手資訊,也都會消失。 就像那些事件從未發生過、那些人從未存在過一樣。


我們已經無能為力,只能接受現實。


在未來的互聯網時代里,回首看21世紀的前二十年,將是沒有歷史記錄的二十年。


我們是互聯網時代消失的一代人。


如果你現在還能看到一些中文互聯網的古早資訊,那只是夕陽的最後一抹餘暉。


如果你明白了它們的轉瞬即逝,可能會像臨死前的浮士德一樣感歎:


你真美啊,請停留一下吧。


但那抹餘暉,很快將和你這句感歎一起,被時間的二向箔吞沒,陷入虛空。


《三體》中,程心和艾AA還能有幸乘坐唯一的一艘曲率飛船,逃離正在二維化的太陽系。


而我們,連曲率飛船都沒有。


逃無可逃。


現在你所看到的、你所創造的幾乎所有內容,連同這篇文章,這個平臺,終究也會淹沒在虛空中。

2024年5月14日 星期二

無序之美

 #無序之美:與椋鳥齊飛【諾貝爾物理學獎Parisi解開複雜系統的八堂思辨課】


√ 2021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Parisi的開創性研究 √


☆║諾貝爾物理學獎讚詞║☆

「Parisi發現了從原子到行星尺度的物理系統中,無序和漲落的相互作用。」

亂中有序——「複雜系統」背後存在著共同規律

解開21世紀跨領域間的普遍秩序


  ◎沒有指揮,鳥群為何能快速變化陣形?而且不會相撞?

  ◎微觀細節完全不同,集體行為卻相同?

  ◎看似完全無關的系統之間卻存在著共通性原理?

  ◎解決科學問題的典型過程與小說家創作過程一樣?


  ★一部天馬行空、妙趣橫生的大師之作!

  ★物理學家跑田野,打破你的慣性思維!

  ★看見頂尖科學家自我顛覆與突破的研究過程!

  ★破解21世紀AI技術、網際網路、神經網絡、金融波動、人際關係、流行病學等……多元領域間的共通框架


  愛因斯坦曾說,「21世紀是複雜科學的世紀」。本書是帕里西為一般讀者所寫,罕見用優雅簡潔的論述方式,解開複雜系統的內涵與真相,思想深刻、風趣幽默、深入淺出,忠實呈現並反思自己獲得諾貝爾獎關鍵性成果背後的研究經歷與教訓,令人驚奇且愉快。


  帕里西將科學實踐從實驗室中移出,來到椋鳥群飛的現場。冬天的羅馬,無數椋鳥有節奏地迴旋飛舞,遮蔽天空,就像有個樂隊指揮——這樣複雜的集體行為,是如何做到的?帕里西觀察鳥群的飛行、設計實驗、重建單個標本在空間和時間上的軌跡、建立3D圖像、深化技術操作、自承失敗重新設計……,最終,鳥群的飛行為複雜系統提供了一種啟發性的規則——包括從原子和行星到其他動物;許多不同的、看似毫無關聯的現象,例如大腦網絡、人際關係等,都可以用這種新的模式理解。


  帕里西揭示了微觀行為與宏觀規則之間的關聯;跨學科間合作的優點與缺失;為什麼保留過去的記憶以及理解每一代科學家在想什麼非常重要;1968年全球學運浪潮下,物理學院如何回應這股氛圍以及促進科學躍進;直覺推理、微創造力、隱喻與類比等在科學的重要性與作用?他更廣博深刻地談到科學的文化價值,科學對繁榮社會的意義等。


  每年我們都會興奮地觀看諾貝爾獎揭曉,卻很少人能理解每項發現背後所經歷的時間跨度、前人的努力。這艱辛的過程沒有留下任何痕跡,卻是美麗的。帕里西這本書讓我們看到這個過程。他說,科學需要創造力、大量的紀律,但也需要一點運氣。要取得優異成果,就不能害怕付出努力。


  無序系統的奇境世界已經向你敞開了大門,歡迎即刻進入。


作者: 喬治.帕里西  

原文作者: Giorgio Parisi

譯者: 文錚

出版社:野人  

出版日期:2024/05/08

定價:420元 (書店取書74折)

購書連結: https://tonsanbookstore.cyberbiz.co/products/9786267428597

2024年5月13日 星期一

A New Tree of Flowering Plants

  

A New Tree of Flowering Plants? For Spring? Groundbreaking.

By sequencing an enormous amount of data, a group of hundreds of researchers has gained new insights into how flowers evolved on Earth.

ImageA large circular graph with flower portraits representing different types of flowers on its outer edge.


A new, time-calibrated phylogenetic tree for angiosperms based on 353 nuclear genes.Credit...Baker et al., Nature 2024基於 353 個核基因的被子植物新的、經過時間校準的系統發育樹。


Now, after a heroic DNA sequencing effort, a collaboration involving hundreds of scientists has created a new family tree for flowering plants. Comparing gene sequences from more than 9,500 species — many of them dried specimens preserved in museums — scientists have sketched important branching points in the evolution of flowering plant life. In a study published in April in the journal Nature, the data they present suggests that more than 80 percent of major modern flowering plant lineages originated in a sudden burst of invention that began around 150 million years ago, in the late Jurassic Period.



2024年4月24日 星期三

Nvida, Meta 最近股價修正

 Meta Platforms disappointed investors on Wednesday with forecasts of higher expenses and lighter than expected revenue, evaporating $200 billion in stock market value and raising fears that the surging cost of AI is outpacing its benefits.

航海家一號, Global Mega-Science by David P. Baker & Justin J.W. Powell examines the origins of this unprecedented growth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over the past 120 years

"In a tour-de-force combination of empirics and theorizing, Baker and Powell deftly portray a revolution in knowledge whose near-invisibility is a mark of its constitutional role in shaping world society. Rendered with concision and wit, Global Mega-Science also serves as an excellent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ical institutionalism."
—Mitchell L. Stevens, co-author of Seeing the World: How US Universities Make Knowledge in a Global Era

「在經驗與理論的完美結合中,貝克和鮑威爾巧妙地描繪了一場知識革命,這場知識革命幾乎不可見,這是其在塑造世界社會中的憲法作用的標誌。全球大科學以簡潔和智慧的方式呈現是對社會學制度主義的極好介紹。

——米契爾‧史蒂文斯 (Mitchell L. Stevens),《看世界:美國大學如何在全球化時代創造知識》一書的合著者

Never has the world been as rich in scientific knowledge as it is today. But what are its main sources?
Global Mega-Science by David P. Baker & Justin J.W. Powell examines the origins of this unprecedented growth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over the past 120 years
"In a tour-de-force combination of empirics and theorizing, Baker and Powell deftly portray a revolution in knowledge whose near-invisibility is a mark of its constitutional role in shaping world society. Rendered with concision and wit, Global Mega-Science also serves as an excellent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ical institutionalism."
—Mitchell L. Stevens, co-author of Seeing the World: How US Universities Make Knowledge in a Global Era
Blue square featuring the book cover for Global Mega-Science:
Universities, Research Collaborations, and Knowledge Production
by DAVID P. BAKER AND JUSTIN J.W. POWELL

16

****轉貼文

 今天有一個天外奇蹟,就是世界上飛最遠(240億公里)的探測船,也是史上唯一不受太陽影響的人造物體,我們以為已經掛掉的航海家一號復活了。雖然幾個月前大家已經發新聞跟它告別,但太空總署噴射推進實驗室工程師妙手回春,把已經掛掉五個月的航海家一號救活。


它這次壞掉是因為有3%的記憶體壞掉,因為沒辦法物理上把晶片拔掉,工程師只能遠端修復,把程式搬到沒壞掉的其他地方。這個難度非常大,因為:

1.上面的三台電腦的記憶體總共只有70K,也就是說比我們手機隨便拍幾張照片還要小。

2.要用五十年前的程式

3.這個最難,程式傳22.5小時才能到太空船,太空船的反應一樣要22.5小時才能回復。你想想看你打一行程式,接下來45小時後才能看到下一行,這個班怎麼上...


航海家計畫這麼成功,主要是有兩個因素,一個是過去的設備比方說手工電路板電晶體這些比現代的設備單純一些(這麼厲害的太空船只有65000個零件),而傳說當初設計的工程師都是一些非常執拗的人,他們用了好過預定壽命需要的高規格零件,真正的匠人精神啊!


另一個原因也很重要,就是有一群非常認真的工程師照顧著他。在2015年的訪談,工程團隊裡面有兩個工程師已經65歲了,計畫要角愛德華史東教授在2022才退休,基本上照顧航海家一號的工程師都是用生命在照顧太空船。


太空探測船壽命通常是規劃五年,但航海家一號已經活了47歲,雖然非常合理的上面有超多東西壞掉,比方在1978年就已經是使用備用通訊系統了,但看起來它還可以上班,而且看起來會繼續活下去,如果運氣好的話,38200年後它會到一顆恆星附近,這是人類第一次發射東西到其他的恆星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