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 Platforms disappointed investors on Wednesday with forecasts of higher expenses and lighter than expected revenue, evaporating $200 billion in stock market value and raising fears that the surging cost of AI is outpacing its benefits.
2024年4月24日 星期三
航海家一號, Global Mega-Science by David P. Baker & Justin J.W. Powell examines the origins of this unprecedented growth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over the past 120 years
「在經驗與理論的完美結合中,貝克和鮑威爾巧妙地描繪了一場知識革命,這場知識革命幾乎不可見,這是其在塑造世界社會中的憲法作用的標誌。全球大科學以簡潔和智慧的方式呈現是對社會學制度主義的極好介紹。
——米契爾‧史蒂文斯 (Mitchell L. Stevens),《看世界:美國大學如何在全球化時代創造知識》一書的合著者
16
****轉貼文
今天有一個天外奇蹟,就是世界上飛最遠(240億公里)的探測船,也是史上唯一不受太陽影響的人造物體,我們以為已經掛掉的航海家一號復活了。雖然幾個月前大家已經發新聞跟它告別,但太空總署噴射推進實驗室工程師妙手回春,把已經掛掉五個月的航海家一號救活。
它這次壞掉是因為有3%的記憶體壞掉,因為沒辦法物理上把晶片拔掉,工程師只能遠端修復,把程式搬到沒壞掉的其他地方。這個難度非常大,因為:
1.上面的三台電腦的記憶體總共只有70K,也就是說比我們手機隨便拍幾張照片還要小。
2.要用五十年前的程式
3.這個最難,程式傳22.5小時才能到太空船,太空船的反應一樣要22.5小時才能回復。你想想看你打一行程式,接下來45小時後才能看到下一行,這個班怎麼上...
航海家計畫這麼成功,主要是有兩個因素,一個是過去的設備比方說手工電路板電晶體這些比現代的設備單純一些(這麼厲害的太空船只有65000個零件),而傳說當初設計的工程師都是一些非常執拗的人,他們用了好過預定壽命需要的高規格零件,真正的匠人精神啊!
另一個原因也很重要,就是有一群非常認真的工程師照顧著他。在2015年的訪談,工程團隊裡面有兩個工程師已經65歲了,計畫要角愛德華史東教授在2022才退休,基本上照顧航海家一號的工程師都是用生命在照顧太空船。
太空探測船壽命通常是規劃五年,但航海家一號已經活了47歲,雖然非常合理的上面有超多東西壞掉,比方在1978年就已經是使用備用通訊系統了,但看起來它還可以上班,而且看起來會繼續活下去,如果運氣好的話,38200年後它會到一顆恆星附近,這是人類第一次發射東西到其他的恆星旁邊。
2024年4月23日 星期二
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LANL)日前發表超級電腦Venado,說這是第一台搭載NVidia最新GH200處理機的超級電腦。洪士灝
2024年4月22日 星期一
核能發電(李志浩)
從清大核工學士唸到博士的李志浩 教授,一輩子都獻身於核能。他在這場演講,從學術的角度,講了他熱愛的核能,講好的也講壞的。
.
▋成本、成本、成本
大型核電站才有經濟效益,但大型核電站「天生不安全」,因此核子保防也是需要成本的、核廢料處理要成本、核廢料儲存也要成本。
但隨著幾次的核電廠事故,越來越多的安全要求,加諸於大型核電站,導致成本節節高升。逐漸失去競爭力。
.
▋小型核電不具經濟效益
小型核電站目前造價高、發電效率差(中子會漏掉),還需要投入更多的材料科學研發、降低成本。否則發電不具經濟效益。
但小型原子爐有「天生安全」的好處,就算冷卻水燒乾了,靠氣冷也沒事。清大的小型原子爐用幾十年也很安全。
.
▋核融合?
夢裡吧(我加的)!39:40處
最先進的美國研究,也不過才好不容易達成輸出大於輸入,但成本也更高了,外面的護套因為核融合的輻射損害,每兩年就要更換,更不經濟。43B 美金只能產 500MW
由於太貴了,距離商轉還非常非常遙遠。40年前說要等40年,現在也還是要等40年。
永遠等40年是真理。那不如去夢裡吧,那裡什麼都有。
.
▋核廢料儲存一萬年、儲存千年
李教授糾正了核廢料要儲存萬年的謠言。
他說科學界的標準,要放到幅射等於天然鈾鑛自然狀態時,就是安全的。但前題是,將核廢料的鈽鈾分離。分離技術台灣不能做,要花錢送到法國做。
鈽可以再當燃料。鈾要衰變到自然狀態絕不是萬年,而是不用一千年。
.
科學就是科學,老師講得很客觀。
但「決策」要考慮的,不只核能系統工程,而是跨領域的科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