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30日 星期一

New 3D printer at Weill Cornell Medicine has the potential to revolutionize medicine



In the spring of 2014, first-year M.D.- Ph.D. student Du Cheng brought a bone fragment from an anatomical model to Dr. Estomih Mtui. Cheng told Dr. Mtui, a professor of anatomy of radiology, that he'd found the fragment, part of a facsimile of the fourJth lumbar vertebrae that had gone missing from the lab.
That was a fib: Cheng had actually created the piece using a 3D printer, a demo model he'd seen in a store. But he wanted to test the machine's prowess, so he passed it off to Dr. Mtui as the real thing. The professor slipped the bone model in place — and it fit. Only then did Cheng reveal that the crucial bit had been printed for mere pennies. As Cheng recalls it: "I said, 'Oh my God — you didn't realize that producing this only cost 25 cents!'"
In summer 2014 — fueled in part by that success — Cheng convinced Weill Cornell Medicine to purchase a 3D printer for general use, and he has since formed a user's group that now includes more than 100 people. The printer is in the library — Cheng says he enjoys watching tour groups of prospective students stop and admire it — and is available to members of the Weill Cornell Medicine community who complete a training class with the student group DimensionWorks for Biomedical Design, of which Cheng is president.
 
1213
Print It!
In 3D printing, a user designs an object using a computer program; the printer then creates it by extruding one thin layer of plastic on top of another, building it up into the desired shape. The technology is already having a positive impact on research, says Jonathan Witztum, a doctoral candidate in physiology, biophysics and systems biology. For example, Witztum recently needed a special kind of imaging chamber to study brain tissue for his thesis. "Having the printer on campus shortened the time it took to design and perfect the chambers we use," Witztum says. "Making it available to everyone has a great impact on people's work." The printer has fostered a number of other projects, Cheng says. It has been used to create a specialized platform for a microscope that would otherwise cost thousands of dollars; to make models of bone marrow for pediatric research; to create a fixation device for researchers imaging the brains of mice; and more.
As work at Weill Cornell Medicine and elsewhere has shown, 3D printing technology has the potential to revolutionize medicine, notes Dr. Francis Barany, a professor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In a collaboration between Weill Cornell Medicine and the Ithaca campus, for example, researchers are creating 3D printed ears made from living tissue that could be implanted in patients who lack them due to a congenital defect. "Every human is different, so the ability to print something that can be put into the body is very exciting," Dr. Barany says. "3D printing is a baby right now. Who knows how it's going to grow up?"
— Jeff Stein
Cornell University 更新了封面相片。
New 3D printer at Weill Cornell Medicine has the potential to revolutionize medicine. Learn more:http://weill.cornell.edu/news/news/2015/11/print-it.html


Seek And Destroy: Targeting Cancer Stem Cells

Seek And Destroy: Targeting Cancer Stem Cells
We now know many cancers contain a population of 'cancer stem cells', which often escape treatment and cause later regression. Treating these cells could knock out cancer at its source.

We now know many cancers contain a population of 'cancer stem cells', which often escape treatment and cause later regression. Treating these cells could knock out cancer at its source.
WWW.LONGEVITYREPORTER.ORG

2015年11月29日 星期日

Bacteria now resistant even to ‘last resort’ antibiotics

This is important.
There was one last class of antibiotics to which bacteria had not…
NEWSCIENTIST.COM|由 DEBORA MACKENZIE 上傳



Spectrum | 31.03.2009 | 08:30

Bacteria Build Up Resistance to Antibiotics

Scientists warn that bacteria are building-up resistance to current antibiotics, and few new antibiotics are in development. They say steps must be taken today to ensure that antibiotics stay effective as long as possible.

That's why these experts want antibiotics taken-out of animal feed. They say this practice is probably contributing to the rise in antibiotic resistant bacteria. That's wh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commended a halt to the practice of feeding antibiotics to farm animals so they will grow larger, faster. The European Union already has banned the use of antibiotics used to treat humans from animal feed (phase-out began in 1990s, into full effect in 2006). Laura Iiyama has this report.

2015年11月28日 星期六

microbiome/microbiota

廣告!!

你有在用「腦」嗎?大腦是人體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控制了我們的記憶、知覺以及喜怒哀樂等所有情緒,但許多人的表現卻常常讓人以為他們根本沒在用腦。但即使你真的完全沒用到我們頭頂著的這顆大腦,你一定也有用到身體裡的另一顆隱藏大腦,這第二顆大腦同樣控制著腦部的各種情緒變化,而這個器官就是我們的「腸道」。
2但是「腸道」到底何德何能可以跟大腦相提並論呢?其實在我們的身體裡有兩個分布最多神經細胞的器官,他們都會刺激身體分泌激素。其中一個是我們熟知的大腦,處理資訊較為複雜的中央神經系統,另一個就是腸道!它組成的腸道神經系統也會影響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
如果說大腦是一台iPhone,可以處理各種大小事,那腸道就是Apple watch,連結iPhone並協助處理周邊資訊。腸道的神經細胞數量僅次於大腦,一般而言,控制腸道神經的關鍵,就在於腸道內的上千種細菌。
3許多國際科學研究已發現,腸道內不同的微生物(又稱腸道菌叢),可能會刺激到不同的神經,神經則會再促使身體分泌出不同的物質來改善身體。而且不只能改善生理代謝,還有一些特殊的「快樂益生菌」,也被證實可以改善我們的情緒。
4舉例來說,當我們吃下一種特定菌株-名為PS128的快樂益生菌時,腸道就會像接到指令一樣,傳送一個命令給大腦,要它分泌使人心情愉悅的血清素(Serotonin)與多巴胺(Dopamine),讓我們降低壓力與緊張,對於憂鬱症、自閉症等神經相關疾病都可能有改善。這過程就像是電影「腦筋急轉彎」裡的腦波控制團隊,一個動作,就能讓你從憂憂變成樂樂喔。
5現在你知道大腦和腸道都很重要了嗎?未來當你在用大腦吸收新知的時候,也別忘了照顧腸道健康、補充快樂益生菌,讓你的第二個大腦也吸收新的營養。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For other uses, see Microbiota (disambiguation).

Depiction of the human skin and bacteria that predominate
microbiota is "the ecological community of commensal, symbiotic and pathogenicmicroorganisms that literally share our body space".[1][2] Joshua Lederberg coined the term, emphasising the importance of microorganisms inhabiting the human body in health and disease. Many scientific articles distinguish microbiome and microbiota to describe either the collective genomes of the microorganisms that reside in an environmental niche or the microorganisms themselves, respectively.[3][4][5] However, by the original definitions these terms are largely synonymous.
The human body contains over 10 times more microbial cells than human cells, although the entire microbiome only accounts for about for 1-3% total body mass,[6] with some weight-estimates ranging as high as 3 pounds (approximately 48 ounces or 1,400 grams). Research into the role that microbiota in the gut might play in the human immune system started in the late 1990s.[7] The microbiome of the gut has been characterised as a "forgotten organ",[8] and the possibility has been raised that "the mammalian immune system, which seems to be designed to control microorganisms, is in fact controlled by microorganisms".[9] The human microbiome may have a role in auto-immune diseases like diabetesrheumatoid arthritis,muscular dystrophymultiple sclerosisfibromyalgia, and perhaps some cancers.[10] A poor mix of microbes in the gut may also aggravate common obesity.[11][12][13] Since some of the microbes in the human body can modify the production of neurotransmitters known to occur in the brain, it[clarification needed] may also relieve schizophrenia, depression, bipolar disorder and other neuro-chemical imbalances.[14]
The microbes being discussed are generally non-pathogenic (they do not cause disease unless they grow abnormally); they exist in harmony and symbiotically with their hosts.[15] Moreover, it has been stated that microbiome and host emerged as a unity along evolution by a process of integration.[16]

TED-Ed | Periodic Videos

Amazing interactive periodic table by @Ted_Ed has video lessons on every element!

The team at Periodic Videos has created a TED-Ed Lesson for every element of the periodic table.
ED.TED.COM

2015年11月27日 星期五

The Biology of Cancer, 細胞叛逆者:癌症的起源

The Biology of Cancer, Second Edition

 By Robert Weinberg

The Biology of Cancer, Second Edition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sbn=1317963466
Robert Weinberg - 2013 - ‎Science
Robert Weinberg ... Infectious agents invariably display molecules that betray their alien origins, provoking attack by specialized cells of the innate and adaptive  ...







本書作者通過第一手資料,綜合了25年來發掘人類癌症起源的各條戰線的成果,特別是基因、致癌物質、癌基因、突變、細胞的生長、遺傳和免疫機制與癌症發生的各種關系,說明癌症的發生是人體內外多因素共同作用的低概率事件,人類有望在未來15年內弄清癌症起源,並找到治愈癌症的方法。


目錄

第一章 害群之馬:基因、細胞及癌的性質
體內藍圖
基因和分子簡介
第二章 癌症起源的線索:外部世界如何影響細胞內部
癌症因子和靶基因
證實誘變因素是致癌物質
第三章 蛛絲馬跡:搜尋原癌基因
墮落的良民
害群之馬
第四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人類腫瘤中發現癌基因
突變
第五章 章回體小說:腫瘤的多步發育
細胞游戲
第六章 火上澆油:非誘變因素的致癌物
第七章 剎車墊:發現腫瘤抑制基因
眼睛里的癌」
喪失多樣性
第八章 結腸:癌症發育的一個研究對象
覆蓋
第九章 遺傳文本的衛士:DNA修復及其故障
第十章 細胞中的信號蛋白質:生長控制設施
生長信使
細胞的觸角
信號處理系統
第十一章 大廈將傾:顛覆正常生長控制
聯絡中斷:喪失腫瘤抑制蛋白質」
第十二章 永生:死生有命,脫逃有術
第十三章 助人自殺:凋亡和死亡程序
基因組的衛士,死亡程序的主宰:p53
第十四章 沒有指針的鍾:細胞周期鍾
微調周期鍾:DNA腫瘤病毒的生長策略
第十五章 前路多艱:腫瘤的發育
渴望鮮血
星火燎原
第十六章 否極泰來:運用癌症起源的知識,發展新療法
防患於未然
利用基因和蛋白質對付癌症
日新月異
細胞叛逆者:癌症的起源 第2版

細胞叛逆者:癌症的起源 第2版

2015年11月26日 星期四

The tiniest learning computer just got smaller

The new Raspberry Pi is ABSOLUTELY TINY.

It's a learning computer from a Foundation based in Britain.
BBC.IN

百年相對論:一個等式為宇宙立法 HAPPY 100TH ANNIVERSARY, GENERAL RELATIVITY!

Albert Einstein
On this day in 1915, Albert Einstein submitted his final paper on general relativity. Today, we celebrate this iconic scientific achievement and discovery. HAPPY 100TH ANNIVERSARY, GENERAL RELATIVITY! ‪#‎ThanksEinstein‬



The New York Times Chinese -Traditional 紐約時報中文網
【百年相對論:一個等式為宇宙立法】100年前的11月25日,愛因斯坦寫下了那個解釋萬物的方程式。它是如此簡潔、神秘如同古代文字;它又如此威力無窮,世人心目中宇宙的樣子被它徹底改變。http://cn.nytimes.com/scien…/20151125/c25relativity/zh-hant/

2015年11月24日 星期二

日推新款SIM卡自動販賣機 免開通馬上用

【日推新款SIM卡自動販賣機 免開通馬上用】
 NTT Communications針對因觀光等原因訪日的外國旅客,推出了販售智慧型手機上網必備的SIM卡自動販賣機。由於該款自動販賣機內建讀取護照、確認身分的功能,因此消費者在買完SIM卡的當下就能使用。據了解,此機制也是世界首度的創舉。

2015年11月22日 星期日

《Alphabet 企業究竟想要什麼》

谷歌轉型成為醫藥公司?

預測中風或心髒病發作,預測患上癌症,—這可是一種真正的革命!還在我們為此幻想時,谷歌已在全力以赴。
Google Logo Symbolbild
(德國之聲中文網)谷歌究竟是乾什麼的?-現在,回答這個問題可不那麼容易。因為,這個原先的搜索引擎也已在其它生活領域大顯身手:汽車、住宅、以至我們的身體。位於加利福尼亞山景城(Mountain View)谷歌生物學實驗室便專項研究這一領域。在那裡,研究人員們要把能夠預告疾病的技術植入我們的身體。
Google Gründer Sergey Brin mit Google Brille Archivbild
帶著谷歌眼鏡的谷歌共同創始人之一布林
聽上去頗有科幻味道。《明鏡》周刊作者舒爾茨是少數幾個注意到谷歌的這一預知醫療技術項目的作者之一。他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當前最令人振奮的一項發展就是滿是納米物質的一種"藥片"。吞下後,它會在當事人體內作測量,送出數據,戴在手腕上的一個裝置接收這些數據。谷歌希望,通過這一技術可以通過多種途徑預測當事人在未來數周健康狀況會有何種變化,從而可以預告當事人本來不會知道的中風。
此外,研究人員們還在開發一種用於糖尿病人的隱形眼鏡,從而無需再以扎針的方式測量血糖高低。
譜寫醫療史新篇章?
舒爾茨相信,這是脫離互聯網技術的一種革命性飛躍。不過,谷歌的計劃聽上去有點兒傲慢。世界上成千上萬的科研人員孜孜訖訖,力求解決健康難題,現在,來了谷歌,要比人家更有能耐?舒爾茨指出,谷歌認為,醫學是未來數年得到電腦科學推動的一大領域,而作為醫學與技術的結合物,將不是僅由藥物公司關注的東西。谷歌從各行業延攬大量科研專家,聘請他們在加利福尼亞的實驗室裡從事生物技術和醫學的基礎研究。舒爾茨告訴說,他們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但是,谷歌在項目上有著確定的選擇標準,選擇的不是涉及幾十萬人的某種疾病,而是涉及數十億人的疾病,而這就是谷歌所有項目的尺度,在健康領域和醫療領域同樣如此。
Google Alphabet
谷歌重組,又名Alphabet
一種突破
當然,即使是谷歌,或現在改稱的"Alphabet"公司,也不能僅靠幾個實驗室和數百名科學家就解決世界上的健康問題。還必須找到另一條途徑,提昇科學和科學家價值的途徑。例如,設置一項獎金。
谷歌的共同創始人布林(Sergey Brin)和沃西基( Anne Wojcicki)夫婦是共同設置突破獎的四對互聯網技術強人夫妻中的一對。該獎項有"科學奧斯卡"之譽,獎金總額2200萬美元,獎勵來自生物學、物理學和數學的科學家。該獎本年度得主是著名的阿爾茨海默氏病研究專家哈迪(John Hardy),獲得300萬美元。
谷歌想要什麼?
Porträt - Professor ​​John Hardy
哈迪教授
在所有這些私人資助的醫學研究後面也隱藏著個人之間的聯繫。沃西基是生物學家,創辦了自己的生物技術公司。谷歌的另一位共同創辦人佩奇(Larry Page)的妻子索斯沃斯(Lucy Southworth)擁有生物信息技術博士頭銜。
《明鏡》周刊記者舒爾茨新近出了一本題為《谷歌究竟想要什麼》的書。他指出,所有生命科學實驗室都是那同一項戰略的一部分,不久前,谷歌改組,有了一個新的企業結構,其名:Alphabet。
舒爾茨指出,谷歌所要的是,"成為未來50年或100年的最重要、最成功的企業",不僅如此,"還要對整個社會施加影響"。舒爾茨強調,谷歌可不是隨便說說的,不是一種公關行為,而真的是想改變世界。

DW.CO​​M

  • 日期 22.11.2015
  • 作者 Conor Dillon

2015年11月21日 星期六

洪士灝:轉型到Open Source的世界來尋寶

轉型到Open Source的世界來尋寶
Open source( 開源碼 )是時代趨勢,使用者極多的開源系統軟體,例如Linux、Android,很多廠商都愛用,廣泛用在伺服器和手機上。IBM早在1998年引進Red Hat Linux (註1),而一直視Linux為敵人、說Linux是癌細胞的微軟,就在前幾天宣布全面與Red Hat Linux合作 (註2)。
我當年在矽谷SUN工作時(2000-2005),公司深受Linux的威脅,員工的意見分為兩派,在幾年間不斷辯論,不斷嘗試各種路線,好幾位主管做不好就下台。「在某些方面打不過他,就包容他、利用他」,似乎是最後的結論,所以SUN在低階伺服器市場上逐漸引進Linux,把自家的處理機、作業系統和中介軟體用於中、高階市場。
後來Oracle收購SUN之後,也是走相同的路線。Oracle正在銷售的Big Data Appliance (註3),上面主打的是已經安裝、優化好的開源系統軟體,例如Hadoop、NoSQL、Hbase、Impala、Accumulo、Cloudera、Spark、Kafka等等。當然,Oracle也提供自家的軟體,繼續向那些不敢轉用開源系統軟體的客戶收取高額的軟體授權費用,有肥羊可宰,何樂不為?
這些公司很清楚,適時放棄利潤過低的產品線,引進公開好用的資源的重要性。在這個科技進展迅速、資訊迅速流轉的時代,要如何做抉擇,找出公司研發的策略,是管理決策階層的職責,也是對他們能力的考驗。決策錯誤就下台以示負責,是常見的事情,而高科技本來就是高風險,賭錯了也不是甚麼丟臉的事,否則Steve Jobs哪有東山再起、重回Apple的機會? 丟臉的是不敢有所作為的人。
話說台灣,一大堆所謂高科技業的主管,即使這些年來把公司和業界搞到了今天如此慘澹,還能夠振振有詞地說年輕人不夠抗壓、政府補助太少,我覺得被稱為「慣老闆」是咎由自取。我在SUN工作的那五年,公司的股票一路貶值到十分之一,從來沒有聽說有人說要跟美國政府要求補助的而公司為了保住人才,還是年年加薪。相較於此,台灣科技產業的有很許多領導階層,非常地不負責任。
有些過氣的主管,只會做他擅長做的老東西,對新的東西多半由道聽塗說而來,對其他領域的東西一知半解,卻要在專家和手下的面前裝出一副「我知道很多你們所不知道的東西」的樣子,是最令人厭惡的行為。在有些公司,中階主管們明爭暗鬥,如同政壇,政客出一張嘴,表面上對罵,實際上架空長官、壓榨下屬,私底下串聯分贓,甚至掏空公司。
前天有人問我產業這樣子該麼辦? 我說,這些人要把公司玩垮,我們也沒辦法,只是政府不應該用大家的錢隨便給補助,應該讓他們早點垮掉,才能活化鎖在裡面的人才,像Nokia衰落瓦解 (註4) 那樣不也是一條活路嗎?否則連人才都爛在裡面了,將來更慘。也就是說,這些年政府補助扶持產業這招,已經行不通了 -- 政府再怎麼補助,也沒有中國政府厲害,所以靠補助才能生存的公司,面對紅色供應鏈,實際上也競爭不過的。
那麼我們就放棄科技研發了嗎? 當然不是。一些朋友和我認為,台灣在眾多可以嘗試的方向中,可以做的一件事,是集中人才去探索那些「資本門檻不高、技術門檻高」的研發項目,包括既有的產業想轉型,或是新創事業想找方向,都可以考慮。舉例來說:
- 如果某一代工產業所需的資本門檻高,但如果技術門檻不高,那對岸可以靠著充沛的資金和人力,很快來佔領這樣的產業,最好是轉型。現在大家都看到這樣的結果,但很多這樣的公司還在吃老本,難以轉型。
- 資本門檻不高的新創企業,如果技術門檻也不高,即便靠創意、靠經營模式,也很容易曇花一現,因為創意和經營模式很容易被複製,有錢的公司可以後來居上。
- 能夠發展出門檻高的技術,不只是技術有價值,人才也是國家重要的資源。如果台灣實際上能好好耕耘這塊,才是長久之道。我十月在荷蘭開會,深深覺得荷蘭產業的發展方法,很值得借鏡。
在資訊產業上,要發展「資本門檻不高、技術門檻高」的產品或是服務,一個非常可行的方式,就是利用高度發展的open source軟硬體的基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研究如何打造能吸引大家來使用的優質的系統和應用。資本門檻不高,因為做研發時不需要昂貴的生產機具,不需要昂貴的軟體授權,我們只要有一流的人才,就可以藉由閱讀open source來吸取世界頂尖的智慧,並且證明自己的技術能力 (註5)。
當前的問題是,在台灣的業界能夠領悟並且善用開源系統軟體的優勢的資本家和人才不夠集中。之前學界和業界曾經有一些open source的推廣以及研發計畫,很少有能夠聚集火力攻佔某領域站上世界舞台的作為。現在業界所使用的open source,早已不是搞懂一兩個open source計畫,也不是小眾搞一些自娛娛人的計畫就行的 ,如果可以從系統面貫串到應用面,會有更大的機會。
當然這不容易,所以不要想說能夠在短期間獲利。 有些公司和個人默默耕耘多年,已經有些基礎。政府如果要投資,應該去看看這些有基礎、有願景、有實力的團隊,而不是補助傳統業者和亂畫大餅的新創案。有沒有技術,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如果技術不足,但研發團隊有能力、務實、用功,則值得長期投資做技術開發。
VMFive是一個從系統面貫串到應用面新創例子 (註6)。在許多新創公司中,這家公司所涵蓋的技術層面是較廣的,從系統層面的虛擬化技術連結到應用面,大都採用open source,在某些關鍵點上進行優化,提升效率和功能性節省系統建置成本。當然例子很多,
然而,不少新創團隊,偏向低門檻的作法 ,或者低估技術門檻,一昧想在短期內開發出看起來很酷的產品,因此而走不遠 (註7、8) 。傳統系統代工廠的長官們,似乎還活在上個世紀,腦袋轉不過來,對open source一昧排拒,不懂open source的價值,不會運用open source,如何帶領公司轉型打仗? 眼中只有訂單,只會抱著大廠的大腿,不知道以前的運作方式已經落伍了。
話說 2006年時,我們一行人在參訪HTC的時候,公司所有高層都出來對我們簡報,軟體部門擺在最後,乏善可陳,似乎是最不受重視的部門。當時還沒有iPhone和Android,HTC只會做Windows CE作業系統的智慧型手機,唯一微軟願意讓HTC插手的是與硬體相關的驅動程式(device drivers),所以也沒甚麼前瞻研發工作可做。
在當時那種封閉的生態系,只要緊抱著Microsoft、Intel、IBM、HP等大廠的大腿,提供價廉物美的組件和代工生產,就可以賺得很高興。早在智慧手機之前,PC和周邊的代工產業已經風光了十多年,所謂Wintel的供應鏈,包括Asus、Acer、廣達等系統廠,以及相關的零組件廠,就像當年的HTC一樣,在軟體上沒有甚麼研發空間。
那段期間(2006~2009)我開授Linux Kernel and Device Drivers課程,學生趨之若鶩,廠商也來邀約演講,因為廠商開始導入Linux,但極度缺乏Linux核心人才。學生為了就業而跑來修課,因為學會寫Device Drivers就可以找到不錯的工作機會。
很多資訊工程的人才到這些產業去幫硬體裝置寫firmware和device drivers,雖然很多人因此成為科技新貴,但我常常聽到這些軟體、韌體工程師向我抱怨,做來做去都是差不多的東西,沒甚麼長進;而且技術門檻不高,要與人競爭只有設法做得比別人快,所以常常要趕工加班,累到過勞爆肝。後來我不大想開這門課,因為我不願學生去幫缺乏研發企圖心的廠商賣肝,而且我認為這種行業撐不了多久。
2009年,Google正式釋出Android的開源碼,而HTC也幫Google開發出世界上第一款Android手機。挾著以往做Windows手機的經驗優勢,HTC靠著硬體技術、研發速度、穩定性、工業設計、行銷管道,在一開始那幾年做得有聲有色,非常風光。
HTC崛起的案例,大部分可以說是受到open source和Google的加持,加上員工們辛勤努力,所產生的必然結果,也算是時勢造英雄。Android最早由2003年成立的新創公司開始研發 (註9),2005年被Google收購後繼續改進,總共歷經7年才釋出,如果不是Open Source和Google,不可能造就HTC一時的榮景,也不可能與Apple競爭。
可是,Android雖然是open source,但規格主要還是掌握在Google手上,所以HTC做了幾年,又回到老路,在系統上並沒有特別突出的賣點。當時HTC除了在軟體上抱著Google的大腿外,在處理機上抱著Qualcomm的大腿,看人家給甚麼就做甚麼,在系統設計上沒有很大發揮的空間,所以我看了搖頭,不知道他拿甚麼跟人家競爭。
當時我問HTC與聯發科的朋友,兩家公司為何不設法合作?有人猜測是高層有心結,有人說HTC怕得罪Qualcomm,而聯發科的朋友光是做山寨機就忙得不亦樂乎,兩邊都沒有合作的意願。我想,如果當時有合作,現在HTC可能會多一條活路。
「成也是open source,敗也是open source」。如果沒辦法在open source的基礎上加料,端出好菜,那麼其他公司趕上來,尤其是紅色供應鏈挾其廣大資本和市場,自然搞不過人家。所以如何善用open source,是一門大學問
我們現在談open source,主要看的已經不是手機和傳統雲端服務,而是物聯網(IoT)和Big Data產業所用的系統。為了IoT的市場,許多單位開發開源的軟體,包括ARM公司的Mbed (註10),不是沒有原因的。簡單來說,IoT談的是利用資訊科技去提升各項既有產業的效率與服務品質,主導權在既有產業,而這些公司當然會希望有可以公開受檢驗其安全性,可以自行根據應用做客製化,容易找到開發人員的開放式平台。Big Data所使用的系統,如同上述Oracle Big Data Appliance的例子,早已大量使用open source。
封閉的系統,除非能做到像Apple那樣,才有辦法存活。但世界上有幾個Apple? 幾乎所有的大公司,連Microsoft和Apple在內,也都積極使用和貢獻open source,但台灣有些公司還在想要如何保護。現在連硬體都得要開源,像是Arduino和Raspberry Pi這類產品,已經招來大量應用開發者成為社群,逐步侵占工業電腦的市場。甚至像UC Berkeley的RISC-V這樣的開源CPU越來越進步,效能接近ARM,可以讓開發者自行客製化指令集,社群積極開發工具組,越來越有吸引力﹑。
可惜台灣大多數既有的產業並不見得重視這塊,看不到開放的好處。我們邀請業界來贊助學校的課程,有些人一劈頭就問,你們培育出來的人才,有多少人會來我公司嗎? 我們做產學合作,政府和業界劈頭就問,要產出什麼專利,產出的結果要歸誰?業界不願積極贊助開源的教育研究,那教授和學生自然就做他們自己喜歡做的研究了,所以產學落差日益加大這件事並不意外,政府也管不了,業界再大聲疾呼也無用,要就自己來跟學校合作
台灣業界最大的一個迷思,就是誤以為開源的東西沒有價值。這點我前幾天已經論過,有興趣者請參考 (註11)。我們看到很多機會,只要夠厲害,就能夠找到商機,而且know-how可以搞到博大精深,加大技術門檻。如果發展出門檻高的技術,不只是技術有價值,人才也是國家重要的資源,技術和人才都是世界一流的大公司都在積極爭取的。
這是一條可長可久的路,等待更多有眼光的企業家和有智慧勇氣的年輕人來探索。有興趣的話,我這個看過風景的人,可以找嚮導來帶領大家入門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