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6日 星期日

門得列夫Mendeleyev 做過一個夢……


難攻大士 難攻大士相片
(引文)

他用「原子量」為經、採「化學性」為緯,再佐以自己獨特科學直覺的大膽修正和預測,一舉破解出埋藏於(當時所知)63種元素背後的邏輯脈絡謎團,正式終結困住鍊金術士(Alchemists)千年之久的魔障,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部「元素週期表」(The Periodic Table)。


難攻大士 難攻大士
2010年12月

【門得列夫做過一個夢……
 Once Upon a Time, When Mendeleyev Had a Dream…】
 


「一九五五年,發現了第一0一號元素,並且如預測地在週期表找到了它的位置。此元素被命名為鍆(mendelevium),是為了紀念門得列夫的崇高成就。它是一種不穩定、且有自發性核分裂傾向的元素,就像是門得列夫。」

  ──Paul Strathern, “Mendeleyev’s Dream: The Quest for the Elements”, 2000
 

如常地,你又翻開了這本最新的一期《工業材料》雜誌;如常地,你又開始沿著目錄頁掃瞄這領域最新的研發情報……突然間,〈門得列夫做過一個夢……〉這怪異的文章標題醒目地躍出紙面。拗不過心底那僅僅出現了一微秒的好奇,你當下決定翻開這篇怪文一探究竟(若做出的是另一種選擇,那現在的你,應該就不會在這裡……)

門得列夫?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一種既現實又遙遠的感覺。你循著思緒一路向前,開始遠離《工業材料》雜誌、開始遠離冰冷的材料實驗室、開始回到還是個青澀材料系學生的年代、開始回到第一次認識材料科學的那個瞬間……

你想起了名叫「狄米崔‧伊凡諾維奇‧門得列夫」(Dmitri Ivanovich Mendeleyev;1834~1907)的俄國科學家。這狂人在1869年曾經做過一件足以驚天動地(如今卻不再神奇)的大事──他用「原子量」為經、採「化學性」為緯,再佐以自己獨特科學直覺的大膽修正和預測,一舉破解出埋藏於(當時所知)63種元素背後的邏輯脈絡謎團,正式終結困住鍊金術士(Alchemists)千年之久的魔障,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部「元素週期表」(The Periodic Table)。

是的,就是「這個門得列夫」!一個「好久沒有想起」的古老名字、一種「為何在此遇見」的微妙感覺。

「好久沒有想起」,或許是因為「工業材料」已經離開它的「原點」太遠之故:「工業」(Industry╱Industrial)是一種「生產商品的經濟行為」、「材料」(Material)則是「為人所運用的各種物質」;而「物質」(Matter)正是「物理世界中各種基本元素的有效組合」;最終,「元素」(Elements)就是這整個創意無限的拼圖遊戲當中,無比基本的構成單位──從「工業材料」一路迢迢回溯至「基本元素」,是啊,無怪乎好久沒有想起……

那「為何在此遇見」的心情又是作何解釋?要敘述這種微妙的訝異,中文似乎有些詞窮,但洋文裡倒是有個叫「Déjà vu」的字眼差堪比擬──在《工業材料》雜誌裡遇見門得列夫,有點像是在「全球儒家思想座談會」裡遇見孔夫子、或在「資本主義國際研討會」裡遇見馬克思一般,有種「理性上理所當然」但「感性上覺得蹩扭」的心情。

原因何在?說來也簡單:對於「研究人員」來講,無論是「工業材料」、「儒家思想」或「資本主義」,統統早已成為一種徹底地物化、外化、理性化、客觀化的「研究對象」。在這樣的學術邏輯與科學傳統中,「人」是不應該現身的,因為那不但不理性客觀,而且也沒有必要──就算萬不得已要讓某些「重要人物」出現,最好也是用「第三人稱歷史書寫」的記錄形態登場:我們只需要認識「歷史上撰寫資本論的馬克思」、「課本裡創建儒家派的孔夫子」和「傳說中發明週期表的門得列夫」就好,他們敢愛敢恨、會夢會醒、有掙扎有人性的那些活生生面相,「研究人員」不太想瞭解,也不需要知道。

於是,別說你看到〈門得列夫做過一個夢……〉這個標題時,產生了一種詭異的「疏離感」;當我翻遍幾冊《工業材料》雜誌,卻找不到幾個「你、我、他」這樣的人稱代名詞時,一種相對應的「疏離感」也是油然而生……

我在想,《工業材料》雜誌除了作為一本「科技新聞」、「知識型錄」、「論文索引」以及「市場情報」的專刊外,有沒有必要在滿足「科學家/工程師」職業反射的功能需求之餘,更根本地照顧到身為「發明家/創作者」甚至是身為「一個人」的理性與感性需求?

難道,你們在對某些實驗創意拍案叫絕的同時,不想多瞭解一下那個「精彩的動機」是如何湧現的嗎?
難道,你們在對某些技術突破撫掌讚嘆的同時,不想多瞭解一下那個「關鍵的瞬間」是怎麼觸發的嗎?

如果我說:當「科學家」碰到難以突破的實驗困境時,也許一個「搖滾吉他手」的角色會讓他靈機一動!(注意:他們應該是『同一個人』,只是看待『弦』的角度有點不同……)
如果我說:當「工程師」碰到腸枯思竭的技術瓶頸時,也許一個「業餘魔術師」的身份會給他神來一筆!(還是注意:他們應該也是『同一個人』,只是設計『道具』的目的不同……)

讓我們再回到〈門得列夫做過一個夢……〉這個主題。是的,這篇文章讓你想起來「門得列夫發明了週期表」這檔事情。不過,我想再接著說些不只是「事情」的「故事」給你聽:(在《工業材料》雜誌上聽人講故事?是不是一次很新鮮的經驗呢?)

「1869年,門得列夫發明了『週期表』。」

這段敘述簡單明瞭,作為一種「知識」絕對及格,但要說是一則「故事」,恐怕連你也不會同意。

暫時忘掉你「專家」的身份,回憶起小時候在床邊聽故事的興奮與好奇,你應該會很想問:「門得列夫是怎麼發明週期表的呢?在白天還是晚上?是在陽光下的窗邊?還是在幽暗寒冷的實驗室裡?他是突然靈機一動?還是困坐在書桌前捻斷好幾根鬍鬚?是有什麼東西觸發他的靈感?還是在徹夜的禱告中突然獲得天啟……」

事實上,從以前到現在的任何教科書,都不曾打算回答你的這些問題。門得列夫究竟是一個天才?一個怪胎?一個偏執狂?還是一個幸運兒?當然對於「1869年,門得列夫發明了『週期表』。」這段既成事實已經無關緊要──不過,換個角度來講,為什麼人類坐困愁城十幾個世紀的重大謎團,竟會由這樣的一個特殊心靈、在那樣特定的天時地利人和之下靈光乍現?也許,拆解門得列夫「福至心靈那個瞬間如何發生」的Know-How與Know-Why,對你的幫助會遠遠勝過一千篇技術論文。

準確地說,事情發生在1869年02月17日星期一的傍晚。那個時候,身心疲憊已經到達某種極限的門得列夫,焦慮卻又無奈地坐在桌前。年初,他才剛完成了傳世名作《化學原理》(The Principles of Chemistry;1869)十二部鉅著計畫的第一冊;這陣子,他正著手進行第二冊的編寫工作。本來,一切都很順利,(當時已知的)元素與化合物們按照相似的性質,陸續集結成冊──這本來就是門得列夫的拿手好戲。不過,在1869年02月14日的清晨、在順利完成第二冊前兩章的內容之後,門得列夫僵住了──

接下來,該介紹哪一「族」呢?

整本書的結構,就決定在這個前有迷霧的交叉路口。根據經驗所歸納出來的元素性質體系,已經走到極限,若不能及時找到隱藏在元素排列背後更根本的「潛規則」,這第二冊的《化學原理》就將要進行不下去……

門得列夫的焦慮完全轉化為歇斯底里──他卡住了!三天後,他得出門遠行,事情不能就這樣掛在這裡,他沒有時間了!從1869年02月14日到17日之間的那幾天,門得列夫瘋狂地在雜亂的書房裡尋找靈感,屋裡高掛的伽利略、笛卡兒、牛頓與法拉第肖像,彷彿同時帶著期許與嘲弄般凝望著他……「原子量」?「化學性」?門得列夫屢次試圖在兩者之間找出皆大歡喜的秩序,帶來的卻總是令人失望的崩潰。

星期一早晨殘酷地來到,失魂落魄的門得列夫泡了一杯茶,兩眼無神地望著那張催命的遠行邀請函,反射動作般把信封翻到背面的空白,逕自在上頭將「化學性」相似的元素按「原子量」排出一列列的遞增接龍……已經三天三夜未曾闔眼的他,彷彿知道自己正站在偉大發現的邊緣,但就是怎麼努力也搆不著。

他,門得列夫有能力在六十天內寫完五百頁的「有機化學」教科書;如今卻困在這個呼之欲出的猜謎遊戲之前──十幾個元素似乎找到了秩序線索,但,剩下的四十個(已知)元素,卻仍是一團混亂地不受指揮……

宇宙間最不可解釋的美妙瞬間出現了──「化學教授門得列夫」找上了「接龍高手門得列夫」!他突然想起自己最愛在火車旅途中排遣無聊的撲克接龍遊戲,開始將所有他知道的元素做成一張張的「遊戲紙牌」(是的,有點像你家小朋友熱衷收集的《遊戲王》卡片,只是門得列夫牌面上所寫的是元素的名稱、原子量與化學特性描述。)顧不得馬車與火車正在等著,門得列夫趕走了車伕,關上了書房大門,緊緊盯著散落一桌的「元素遊戲卡」──

「一切都在我的腦子裡成形」但「就是無法表達出來。」他絕望地玩弄著桌上的六十多張卡片,不覺天色已暗,馬車的鈴聲又開始在門外催促,他真的沒有時間了……

有時候,當「理性」因焦慮而放鬆壓抑的時候,讓「直覺」從潛意識溜出來跳tone地翻天覆地一下也不見得是件壞事。

「接龍高手門得列夫」想起接龍遊戲的「經緯法則」──「花色vs.數字」──他開始把「化學性=花色」與「原子量=數字」拿來當成一局接龍遊戲玩耍起來。天色黑了嗎?馬車還在嗎?火車走了嗎?那場遠行的邀約呢……沒有人知道門得列夫當時還在不在乎這些事情,因為──累翻了的門得列夫,竟然就趴在這場即將開始的「化學元素接龍遊戲」桌上,倒頭睡去……

然後,他做了一個夢。

後來,門得列夫自己是這麼回憶的:「在夢裡,我看到這麼一張表,所有元素都按照定位排好。醒來後,我就立刻將它寫在紙上。」

很難想像吧?門得列夫做過一個「夢」,從這個「夢」中誕生了「元素週期表」、「元素週期表」建立了「化學科學體系」、「化學科學體系」解開了「物質構成之謎」、「物質構成之謎」的破譯引爆了「材料科學發展」、「材料科學發展」開拓並加速了「工業材料研究」──於是,今天你才會在此地閱讀這本《工業材料》雜誌。

門得列夫所做過的這個夢,就好比「工業材料」領域的創世「大霹靂」(The Big Bang),是這一切得以發生的源頭。

就是那個圍棋手喊出「我叫吃(atari)了!」、希臘人喊出「我發現(eureka)了!」、修行者喊出「我領悟(bodhi)了!」的瞬間──不單是來自「化學教授門得列夫」,也不單是來自「接龍高手門得列夫」,而是來自於這兩個門得列夫在潛意識(the unconscious)裡的一次巧妙「遭遇」(encounter)。

這個由「夢境」產生「洞見」的過程絕非偶然,也無關運氣。套句存在主義心理分析大師羅洛‧梅(Rollo May;1909~1994)的話來闡述最為精闢。他說:「人的心靈時常需要擺脫內在的控制,在幻想或白日夢中鬆弛下來,以便讓那些不太熟悉的觀念可以自由浮現。」兩個門得列夫早已各自做好了萬全準備,就等著那個神奇的歷史瞬間降臨、來上一次驚天動地的「遭遇」!

何不試著想像,將這本《工業材料》裡每篇文章前頭的「大頭照片」、「職業頭銜」、「專長介紹」和「學歷資料」換成故事般的「發想動機」、「心路歷程」、「突破緣由」與「願景想像」,讓那個「硬梆梆的研究者」與「活生生的發明人」能合而為一、現身說法,跟讀者對話呢?就好比現在電影行銷手法上的「精彩正片」與「幕後花絮」雙管齊下一樣,讓讀者不但吃飽了新鮮海產,同時還學會了獨門的釣魚技巧。

「硬梆梆」的工業材料,真的有機會能「活生生」嗎?也許,我們可以再回到這一切的原點──「元素週期表」的例子──看看事情可以怎麼跳出專業框架、接上人性軌道。

光說「元素週期表」的畫法,你曾經見過幾種?

「不是只有那一種嗎?」很顯然地,你一定是個台灣僵化升學教育體系下可憐的「一言堂」信徒……

「元素週期表」可以是課本裡那張標準的「天際線」(Skyline)版本,也可以堆疊成「金字塔」(Pyramid)的模樣;可以長得像「樓層圖」(Stories)、也可以畫得像「蜂巢狀」(Cellular);可以攤開成「折扇型」(Folding Fan)、也可以捲屈成「螺旋狀」(Spiral); 「蝸牛型」(Snail)、「風向標」(Wind Van)、「田徑場」(Track and Field)……

「元素週期表」可以有各式各樣的表現法(當然在無損科學定義的前提之下)──唯一的限制條件,就只是你的想像力。

「元素週期表」還能更生動、更生活、更有生命力嗎?當然。英國牛津大學物理化學教授彼得‧艾金斯(Peter W. Atkins;1935~)曾經寫過一本名為《化學元素王國之旅》(The Periodic Kingdom;1995)的「觀光導覽手冊」,向你介紹這個信奉門得列夫為造物主的虛擬王國,一舉將冷硬的化學元素系譜,轉化為一個充滿完整地理、歷史、物產、典章、英雄、傳奇的烏托邦。

日本這個熱好編纂參考資料的國家,當然也不遑多讓。2008年出版的《超萌!化學元素週期表:118動漫少女幫你奠定化學基礎》(Element Girls Gensoshuuki),將(當時確認的)118個元素描繪成118個「超級卡哇依」的美少女,從性格、體態、服裝、道具、職業到口頭禪,徹底將原本抽象難懂的「元素」塑造成栩栩如生、落落大方的青少年偶像!

無獨有偶地,2009年時,日本插畫設計鬼才寄藤文平(Yorifuji Bunpei;1973~)也創作出一本名為《元素生活:118個KUSO化學元素,徹底解構你的生活》(GENSO SEIKATSU: Wonder Life With The ELEMENTS)的小繪本。在書中,化學元素化身為一個個「元素公仔」:用「髮型」區分「族類」、以「形體」代表「三態」、拿「體重」象徵「原子量」、取「年紀」標示「發現年代」,最後,用「服裝╱職業╱超能力」顯示「用途╱特性」──於是,一張「超級元素週期表」就這麼活靈活現地躍然紙上!

發現「週期表」竟然可以如此貼近生活、物質和材料竟然可以如此具有個性,你現在的表情是訝異的嗎?那,若是我最後再說個故事給你聽,告訴你有個曾經活過的人,將自己坎坷的生命經歷與反省體驗,寫成一本名字就叫《週期表》(Il Sistema Periodico;1975)的書時,你又能怎麼想像呢?

普利摩‧李維(Primo Michele Levi;1919~1987)的名字,你一定不熟悉。不過,對於義大利人而言,這個名字絕對刻骨銘心。李維是個身兼「化學家」與「文學家」的奇才,同時也是二次戰後從納粹最為惡名昭彰之「奧茲維茲集中營」(Auschwitz Concentration Camp)倖存的極少數猶太遺民之一。在《週期表》這本幾近自傳的著作中,他從週期表裡挑選了廿一種基本元素,來總結他的一生。

李維說,他的猶太裔祖先,有著「氬」(Argon)一般惰性氣體的疏離氣質;而在從「氫」(Hydrogen)到「鎳」(Nickel)的美好時光中,他度過了愉快的童年與青春期;在「鉛」(Lead)和「汞」(Mercury)之間,他開始感受到死亡與無常;在經歷了「磷」(Phosphorus)、「金」(Gold)與「鈰」(Cerium)這段失去所有自由、尊嚴與名字的殘酷歲月之後,他烙著174517這個恥辱的號碼苟活了下來;最後,經過從「鉻」(Chromium)一路挨到「釩」(Vanadium)的這段灰色戰後歲月,每個元素都代表了一種人類身心靈中絕對難以承受的不堪與折磨……

最後,李維醒悟了。他以這本《週期表》總結了他作為「化學家」、「文學家」甚至是「如果這是個人類」的一生。在《週期表》的最後一章,他用「碳」(Carbon)這個象徵生命之源的特別元素當作結尾。世界會經過「成╱住╱壞╱空」,人類會嚐盡「生╱老╱病╱死」──但對於永恆的「碳」本身而言,「時間」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不過,李維卻在《週期表》的最後一段,寫下了某個「碳原子」在他生命中曾經留下意義的瞬間。他是這麼停筆的:

它(一個碳原子)再回到我們之間,進到一杯牛奶,在一長鏈的分子之中。它被喝到肚子裡。既然所有生命體對外來生命結構都存有蠻橫的不信任,鏈索將細細拆解,碎片一一檢查,被接受或丟棄。我們關心的這原子通過腸壁進到血液,奔跑,敲到一個神經細胞大門,進門,提供了所需的碳。這細胞是在大腦,我的大腦,正在寫這本書的腦子。這原子所屬的細胞,所屬的腦子,正進行著巨大、不為人知的活動。此刻,這活動錯綜複雜地發出指令「是」或「不」,讓我的手在紙上規則地移動,勾畫出渦形符號,一筆一劃,上上下下,引導我這隻手在紙上圈出這最後的句點。

─────────────────────
後記:

這篇文章寫於2010年底,原文刊載於《工業材料》288期的「材料補給站」專欄,是刻意寫給台灣的「科學家/工程師」們讀的。

我想,拿到當期雜誌的材料科學家跟工程師們,跳過去的機率應該頗高,對此,我原本就不樂觀,不過還是放手一試了。

在台灣的奴隸教育設計之下,原本應該帶領人類文明大膽前進的科學家與工程師們,卻一個個變成只懂只顧短視獲益和名利現實的「高級奴工」,對社會和人文的無知與冷漠,更加深了這種淺碟的異境。

這些人拿走社會最多的優勢資源(當然他們也認份地賣足了他們的肝細胞),對人文思維之無感和幼稚的程度,想來真的痛心疾首...

啊...我又開始抱怨了......打住。

AeroMobil — the incredible flying car

Dreaming of freedom, two students in Soviet-era Czechoslovakia came up with the idea of a flying car. Now it’s a reality. The FT gets a sneak peek at the AeroMobil in flight and the story behind its remarkable invention
In the late 1980s, as students in Soviet-controlled Bratislava, Štefan Klein and Juraj Vaculik used to sit on the eastern bank of the Danube and stare longingly at Austria, the west and freedom. Vaculik, a drama student,...
ON.FT.COM

Nepal Earthquake – The Numbers


There have been 31 aftershocks in Nepal since Saturday's earthquake.
A look at the disaster by the numbers.
The massive earthquake that shook Nepal on Saturday has so far claimed the lives of at least 1,900 people. Here's a look at the temblor by the numbers.
BLOGS.WSJ.COM


THE NUMBERS

Nepal Earthquake

 
  •  
  •  
  •  
  • The massive earthquake that shook Nepal on Saturday has so far claimed the lives of at least 1,900 people.
    The quake, which struck shortly before noon, local time, spread devastation across a broad swath of territory, severely damaging parts of the capital’s historic center, flattening remote villages and triggering a deadly avalanche on Mount Everest.
    Here’s a look at the earthquake by the numbers.
    Source: U.S. Geographical Survey and WSJ reporting. 

    2015年4月24日 星期五

    蜜蜂愛吃農藥?


    Not only are commonly used pesticides harmful to bees - they could actually be attracted to them

    Infra digging

    If intelligent, technologically capable life forms had emerged elsewhere in the Milky Way, they would probably have done so long enough ago that they would, by now, be everywhere—which evidently they are not. This line of reasoning suggests humans really are the only intelligent life in this particular galaxy. Perhaps, therefore, the search for aliens is looking in the wrong place http://econ.st/1aYyV9H

    THOSE who look for intelligent life on other planets usually confine their efforts to listening for radio signals from stars that are, on the cosmic scale of things,...
    ECON.ST

    2015年4月21日 星期二

    日本磁浮車時速603公里

    BBC World News 在 Maglev train breaks world speed record... again 相簿中新增了 4 張相片 — 在日本
    A Japanese magnetic levitation train has broken its own world speed record, hitting 603km/h (374mph) in a test run near Mount Fujihttp://bbc.in/1G2nUgh
    The train beat the 590km/h speed it had set last week in another test.

    2015年4月18日 星期六

    Moore’s law


    Signs are multiplying that half a century later, Moore’s law, the number of transistors that can be etched on a given surface area of silicon would double every year, is running out of steam. It is not so much that physical limits are getting in the way—even though producing transistors only 14 nanometres wide,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art can be quite tricky http://econ.st/1J84glL

    2015年4月14日 星期二

    Piezoelectric Violin,


    The Piezoelectric Violin, a prototype instrument built using a 3D printer, appears this week in New York as part of the 3D Print Design Show. Take a look.
    The four strings have been reduced to two, and sweeping structure is...
    WQXR.ORG

    You can be part of the Games Hub


    You can be part of the Games Hub at Parkside on our Colchester Campus and find out how to design and develop a new games app as part of a team. Discover more about the games developed so far here:www.essex.ac.uk/news/event.aspx?e_id=7575 and find out how to be a part of the next Games Hub project:http://www.eventbrite.co.uk/e/games-hub-information-session…

    The University of Essex: information about departments, services and academic and...
    ESSEX.AC.UK

    機械人潛入福島核電廠內部拍下珍貴影像


    這部蛇形機械人名為「Shape Shifter」,由日立研發,60cm 長、9.5cm 高,配備有相機、溫度計、輻射劑量計等,並宣稱可以在高輻射環境下運作大約 10 小時,於上星期五,由東京電力送到福島第一核電站內部,深入拍攝反應堆的情況,結果三小時後陣亡。
    據報導指,這是東電公開首次送機械人進入,目標為 18.2 米的地底,而機械人在完成約 2/3 任務後就停止運作,不過卻拍下珍貴片段,顯示內部溫度及輻射濃度等資料︰
    以上影片描述指︰「片段中不斷出現的煙霧,證實反應堆的核心已經融化,機械人錄得的幅射量更是人類1小­時內必定死亡的強度,反映內部環境非常惡劣。註:一般人每年平均幅射量吸收上限為1毫希,反應堆內部每小時幅射量相當於 7000-­24900倍…」
    以下 NHK World 的報導,則展示了機械人原定計劃及操作情況,並講解了有關影像︰
    這真的完全不是普通人可以進去拍攝的程度,即使是抗輻射機械人也是迅速死亡,福島核電災難,到底會以怎樣的方式結束呢?
    (感謝讀者補充,指東電宣稱,此機械人並非由於輻射而死,而是卡到電線無法動彈才無法回收,雖然其說法跟其他報導有所出入……)
    參考資料︰
    內有影片和文:這真的不是人類所能控制的!
    這部蛇形機械人名為「Shape Shifter」,由日立研發,60cm 長、9.5cm...
    PHOTOBLOG.HK


    2015年4月11日 星期六

    renewable energy status

    Global investment in renewable energy, chiefly wind and solar power, rose by a sixth in 2014, to $270 billion. The cost of battery storage, a vital part of a solar-powered future, has fallen by 60% since 2005, and the overall cost of a solar-power system is down by 75% since 2000. Today’s ‪#‎Dailychart‬ shows plummeting prices are boosting renewables, even as subsidies fall http://econ.st/1Hb2XnD

    2015年4月10日 星期五

    αβγ – The Alpha Beta Gamma Paper


    喬治·伽莫夫George Gamow,出生名Георгий Антонович Гамов1904341968820日),美籍俄裔物理學家、宇宙學家、科普作家,熱大爆炸宇宙學模型的創立者,也是最早提出遺傳密碼模型的人。
    ·                                 English

    二十世紀40年代,伽莫夫指派阿爾菲研究了大爆炸中元素合成的理論。在阿爾菲1948年提交的博士論文中,伽莫夫說服了漢斯·貝特把他的名字署在了論文上,又把自己的名字署在最後,這樣,三個人名字的諧音恰好組成前三個希臘字母αβγ。於是這份標誌宇宙大爆炸模型的論文以阿爾弗、貝特、伽莫夫三人的名義,在194841愚人節那天發表,稱為αβγ理論
    ·                    Bowley, Roger; Merrifield, Michael; Padilla, Antonio (Tony). "αβγ – The Alpha Beta Gamma Paper"Sixty SymbolsBrady Haranfor 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坎兒井(Qanat; karez; foggara)

    http://en.wikipedia.org/wiki/Qanat

    カナートアラビア語قناة‎ (qanāt))とは、イランの乾燥地域に見られる地下用水路のこと。同様のものをアフガニスタンパキスタンウズベキスタン新疆などではカレーズkarezペルシア語كاريز‎ (kāriz) より)といい、北アフリカではフォガラfoggara)という。

    「坎兒井(Qanat)。這是一種適應沙漠氣候的地下水利系統,亞茲德擁有全伊朗最佳的坎兒井技工,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坎兒井系統之一。」
    「地底水道猶如天然自來水的人造水管,可將水源引至極遠處,廣大的波斯花園能在沙漠中存在的秘密就是坎兒井。」
    ──林婉美《走入大絲路波斯段 伊朗世界遺產紀行》
    http://www.cwbook.com.tw/product/ProductAction.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