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30日 星期六

胃潰瘍與幽門桿菌

 〈以身試菌、扭轉胃潰瘍傳統認知的人〉


1984年6月12日,年輕的澳洲醫師馬歇爾(Barry J. Marshall)凝視著手中的試管,試管裝著約莫50毫升的混濁肉汁,裏頭有他和華倫醫師(J. Robin Warren)好不容易培養成功的幽門螺旋桿菌。沒有人知道這種細菌對人體會有甚麼影響,他打算「以身試菌」,看看喝下這些細菌後,會不會罹患胃潰瘍。馬歇爾吐了一口氣,將試管拿到嘴前,仰頭一飲而盡,暗自祈禱不會因此賠上一生的健康。


馬歇爾於1951年 #9月30日 出生,8歲隨家人搬到伯斯(Perth),在這裡取得醫學學士學位,並於1977年進入皇家珀斯醫院(Royal Perth Hospital)工作,1981年他加入腸胃科,認識了病理學家華倫醫師。


華倫告訴他從兩年前開始在一些胃潰瘍病患的檢體中,發現「疑似細菌的東西」,或許值得進一步研究是否與胃潰瘍有關。當時普遍認為胃潰瘍純粹是壓力過大,或是抽菸、辛辣之類的刺激性食物等導致胃酸分泌過多,而侵蝕胃壁所造成,與病菌無關。何況細菌怎可能在胃酸這種強酸的環境中生存?


其實除了華倫,其他醫生也曾在胃潰瘍病患的胃中發現幽門螺旋桿菌,但都認為細菌只是經過胃,並不是在胃中定殖,畢竟實際進行培養也都無法成功。不過馬歇爾和華倫抱著姑且一試的心理,竟於1981年10月用抗生素治好一位胃潰瘍病患,讓他們信心大增,著手進行研究。


他們於1982年開始將檢體送交實驗室培養,前30個都培養不出幽門螺旋桿菌,使得院裏的資深醫生忍不住勸馬歇爾別再瞎搞,去做正經的研究。不過馬歇爾的堅持終究換來幸運女神的眷顧。復活節假期結束後,馬歇爾回到醫院,竟收到實驗室通知第31個檢體培養出幽門螺旋桿菌。


原來實驗室的標準作法是經過48小時都沒長出東西,就會把培養皿丟棄。這次遇到復活節四天連假,來不及丟棄培養皿,才有機會讓生長速度比較慢的幽門螺旋桿菌長出來。隔年他們向澳洲胃腸病學會提交報告,卻被審查者認為落在當年論文排名的後10%,予以退回。


雖然華倫和馬歇爾隨後於1983年6月在《柳葉刀》發表實驗結果,卻仍備受醫學界質疑,認為他們只不過證實幽門螺旋桿菌的存在,但並未證明這種菌與胃潰瘍之間有因果關係。於是馬歇爾於1984年用小豬進行實驗,然而不知道為什麼,這些注射幽門螺旋桿菌的小豬就是不會得胃潰瘍。馬歇爾才決定孤注一擲,拿自己做實驗。


馬歇爾在飲用充滿幽門螺旋桿菌的肉汁之前,先用內視鏡確定自己沒有胃潰瘍,並且特意先吃抑制胃酸的藥,以增加幽門螺旋桿菌的存活機會。結果三天之後,他就有消化不良的感覺,再過了兩天,他的媽媽與太太都說他口臭。此時他還不確定是否與胃潰瘍有關,但兩天之後,他開始嘔吐,於是用內視鏡檢查胃部,果然看見胃潰瘍的病灶;採檢後也的確發現幽門螺旋桿菌。第十四天他開始服用抗生素,不久後胃潰瘍即痊癒,讓他的主張更加有說服力。


隔年馬歇爾發表自體實驗的論文,引發其它醫療機構也進行實驗,最後醫界終於接受胃潰瘍和幽門螺旋桿菌有關,用抗生素治療消化性潰瘍也成為標準療法,使得相關病例減少了50%以上。2005年的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便頒給馬歇爾與華倫,以表彰他們「發現幽門螺旋桿菌及其在胃炎與消化性潰瘍中的角色」。


馬歇爾後來接受訪問,回顧自己這段經驗時表示:「年輕的研究學者或學生有一大優勢,就是「不懂」,像一張白紙,可以很開放地去接受新的東西。……有位歷史學家曾說:『學習的障礙不是無知,而是對知識的成見。』知識的成見就像國王的新衣,大家以為懂了,其實不懂。你自認對東西不懂,是個優勢,因為你可以吸收各種新想法、新知識;但如果你懂的是錯的東西,是知識的成見,就沒辦法接受新知識。」誠哉斯言!


#科學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