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組成 | 基礎粒子 |
---|---|
系 | 費米子 |
代 | 第二代 |
基本交互作用 | 重力, 電磁力, 弱力 |
符號 | μ− |
反粒子 | 反緲子 (μ+) |
理論 | — |
發現 | 卡爾·安德森 (1936) |
質量 |
1.883531475(96)×10−28 kg
105.6583715(35) MeV/c2 |
平均壽命 | 2.1969811(22)×10−6 s[1] |
電荷 | ?1 e |
色荷 | None |
自旋 | 1⁄2 |
緲子(渺子,muon)是一種帶有一個單位負電荷、自旋為1/2的基本粒子。緲子與同屬於輕子的電子和陶子具有相似的性質,人們至今未發現輕子具有任何內部結構。歷史上曾經將緲子稱為μ介子,但現代粒子物理學認為緲子並不屬於介子(參見歷史)。
Composition: Elementary particle
Symbol: μ⁻
Discovered: 1936
Mass: 105.6583715(35) MeV/c²
歷史[編輯]
緲子最早由卡爾·安德森和賽斯·內德梅耶於1936年發現[3]。他們在研究宇宙射線在電磁場中的運動時,發現了一種彎曲程度不同於電子和其他已知粒子的徑跡。根據在磁場中的偏轉方向能夠判斷這種粒子帶有帶負電,對於同樣的速度,這種粒子的偏轉半徑比電子的大得多,同時又比質子的小的多。他們假定這種粒子帶有與電子相同的電荷量,由此他們計算出這種粒子的質量介於電子和質子之間,大約是電子的200倍,據此他們將這種粒子命名為「Mesotron」,意為「中間的粒子」。1937年,J. C. Street 和 E. C. Stevenson 在雲室實驗中再次確認了緲子的存在[4]。
由於質量與預言的範圍相符,人們認為緲子就是湯川秀樹理論中的介子,因此將它稱為μ介子(mu meson)。但是後來發現緲子並不參與強交互作用,從而與理論不符。湯川預言的粒子直到1947年才(同樣是從宇宙射線中)被發現。在此之前,介子指的是質量介於電子和質子之間的(那種)粒子,為了區別這兩種「介子」,將之前安德森發現的並被稱為μ介子,而這種新的介子則被稱為π介子。
後來,更多的介子在加速器實驗上被人們發現,最終人們發現最早發現的μ介子不僅與π介子性質差異很大,而且與其他介子的性質差異也很大。這種差異主要有以下幾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