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1日 星期六

洪士灝:轉型到Open Source的世界來尋寶

轉型到Open Source的世界來尋寶
Open source( 開源碼 )是時代趨勢,使用者極多的開源系統軟體,例如Linux、Android,很多廠商都愛用,廣泛用在伺服器和手機上。IBM早在1998年引進Red Hat Linux (註1),而一直視Linux為敵人、說Linux是癌細胞的微軟,就在前幾天宣布全面與Red Hat Linux合作 (註2)。
我當年在矽谷SUN工作時(2000-2005),公司深受Linux的威脅,員工的意見分為兩派,在幾年間不斷辯論,不斷嘗試各種路線,好幾位主管做不好就下台。「在某些方面打不過他,就包容他、利用他」,似乎是最後的結論,所以SUN在低階伺服器市場上逐漸引進Linux,把自家的處理機、作業系統和中介軟體用於中、高階市場。
後來Oracle收購SUN之後,也是走相同的路線。Oracle正在銷售的Big Data Appliance (註3),上面主打的是已經安裝、優化好的開源系統軟體,例如Hadoop、NoSQL、Hbase、Impala、Accumulo、Cloudera、Spark、Kafka等等。當然,Oracle也提供自家的軟體,繼續向那些不敢轉用開源系統軟體的客戶收取高額的軟體授權費用,有肥羊可宰,何樂不為?
這些公司很清楚,適時放棄利潤過低的產品線,引進公開好用的資源的重要性。在這個科技進展迅速、資訊迅速流轉的時代,要如何做抉擇,找出公司研發的策略,是管理決策階層的職責,也是對他們能力的考驗。決策錯誤就下台以示負責,是常見的事情,而高科技本來就是高風險,賭錯了也不是甚麼丟臉的事,否則Steve Jobs哪有東山再起、重回Apple的機會? 丟臉的是不敢有所作為的人。
話說台灣,一大堆所謂高科技業的主管,即使這些年來把公司和業界搞到了今天如此慘澹,還能夠振振有詞地說年輕人不夠抗壓、政府補助太少,我覺得被稱為「慣老闆」是咎由自取。我在SUN工作的那五年,公司的股票一路貶值到十分之一,從來沒有聽說有人說要跟美國政府要求補助的而公司為了保住人才,還是年年加薪。相較於此,台灣科技產業的有很許多領導階層,非常地不負責任。
有些過氣的主管,只會做他擅長做的老東西,對新的東西多半由道聽塗說而來,對其他領域的東西一知半解,卻要在專家和手下的面前裝出一副「我知道很多你們所不知道的東西」的樣子,是最令人厭惡的行為。在有些公司,中階主管們明爭暗鬥,如同政壇,政客出一張嘴,表面上對罵,實際上架空長官、壓榨下屬,私底下串聯分贓,甚至掏空公司。
前天有人問我產業這樣子該麼辦? 我說,這些人要把公司玩垮,我們也沒辦法,只是政府不應該用大家的錢隨便給補助,應該讓他們早點垮掉,才能活化鎖在裡面的人才,像Nokia衰落瓦解 (註4) 那樣不也是一條活路嗎?否則連人才都爛在裡面了,將來更慘。也就是說,這些年政府補助扶持產業這招,已經行不通了 -- 政府再怎麼補助,也沒有中國政府厲害,所以靠補助才能生存的公司,面對紅色供應鏈,實際上也競爭不過的。
那麼我們就放棄科技研發了嗎? 當然不是。一些朋友和我認為,台灣在眾多可以嘗試的方向中,可以做的一件事,是集中人才去探索那些「資本門檻不高、技術門檻高」的研發項目,包括既有的產業想轉型,或是新創事業想找方向,都可以考慮。舉例來說:
- 如果某一代工產業所需的資本門檻高,但如果技術門檻不高,那對岸可以靠著充沛的資金和人力,很快來佔領這樣的產業,最好是轉型。現在大家都看到這樣的結果,但很多這樣的公司還在吃老本,難以轉型。
- 資本門檻不高的新創企業,如果技術門檻也不高,即便靠創意、靠經營模式,也很容易曇花一現,因為創意和經營模式很容易被複製,有錢的公司可以後來居上。
- 能夠發展出門檻高的技術,不只是技術有價值,人才也是國家重要的資源。如果台灣實際上能好好耕耘這塊,才是長久之道。我十月在荷蘭開會,深深覺得荷蘭產業的發展方法,很值得借鏡。
在資訊產業上,要發展「資本門檻不高、技術門檻高」的產品或是服務,一個非常可行的方式,就是利用高度發展的open source軟硬體的基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研究如何打造能吸引大家來使用的優質的系統和應用。資本門檻不高,因為做研發時不需要昂貴的生產機具,不需要昂貴的軟體授權,我們只要有一流的人才,就可以藉由閱讀open source來吸取世界頂尖的智慧,並且證明自己的技術能力 (註5)。
當前的問題是,在台灣的業界能夠領悟並且善用開源系統軟體的優勢的資本家和人才不夠集中。之前學界和業界曾經有一些open source的推廣以及研發計畫,很少有能夠聚集火力攻佔某領域站上世界舞台的作為。現在業界所使用的open source,早已不是搞懂一兩個open source計畫,也不是小眾搞一些自娛娛人的計畫就行的 ,如果可以從系統面貫串到應用面,會有更大的機會。
當然這不容易,所以不要想說能夠在短期間獲利。 有些公司和個人默默耕耘多年,已經有些基礎。政府如果要投資,應該去看看這些有基礎、有願景、有實力的團隊,而不是補助傳統業者和亂畫大餅的新創案。有沒有技術,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如果技術不足,但研發團隊有能力、務實、用功,則值得長期投資做技術開發。
VMFive是一個從系統面貫串到應用面新創例子 (註6)。在許多新創公司中,這家公司所涵蓋的技術層面是較廣的,從系統層面的虛擬化技術連結到應用面,大都採用open source,在某些關鍵點上進行優化,提升效率和功能性節省系統建置成本。當然例子很多,
然而,不少新創團隊,偏向低門檻的作法 ,或者低估技術門檻,一昧想在短期內開發出看起來很酷的產品,因此而走不遠 (註7、8) 。傳統系統代工廠的長官們,似乎還活在上個世紀,腦袋轉不過來,對open source一昧排拒,不懂open source的價值,不會運用open source,如何帶領公司轉型打仗? 眼中只有訂單,只會抱著大廠的大腿,不知道以前的運作方式已經落伍了。
話說 2006年時,我們一行人在參訪HTC的時候,公司所有高層都出來對我們簡報,軟體部門擺在最後,乏善可陳,似乎是最不受重視的部門。當時還沒有iPhone和Android,HTC只會做Windows CE作業系統的智慧型手機,唯一微軟願意讓HTC插手的是與硬體相關的驅動程式(device drivers),所以也沒甚麼前瞻研發工作可做。
在當時那種封閉的生態系,只要緊抱著Microsoft、Intel、IBM、HP等大廠的大腿,提供價廉物美的組件和代工生產,就可以賺得很高興。早在智慧手機之前,PC和周邊的代工產業已經風光了十多年,所謂Wintel的供應鏈,包括Asus、Acer、廣達等系統廠,以及相關的零組件廠,就像當年的HTC一樣,在軟體上沒有甚麼研發空間。
那段期間(2006~2009)我開授Linux Kernel and Device Drivers課程,學生趨之若鶩,廠商也來邀約演講,因為廠商開始導入Linux,但極度缺乏Linux核心人才。學生為了就業而跑來修課,因為學會寫Device Drivers就可以找到不錯的工作機會。
很多資訊工程的人才到這些產業去幫硬體裝置寫firmware和device drivers,雖然很多人因此成為科技新貴,但我常常聽到這些軟體、韌體工程師向我抱怨,做來做去都是差不多的東西,沒甚麼長進;而且技術門檻不高,要與人競爭只有設法做得比別人快,所以常常要趕工加班,累到過勞爆肝。後來我不大想開這門課,因為我不願學生去幫缺乏研發企圖心的廠商賣肝,而且我認為這種行業撐不了多久。
2009年,Google正式釋出Android的開源碼,而HTC也幫Google開發出世界上第一款Android手機。挾著以往做Windows手機的經驗優勢,HTC靠著硬體技術、研發速度、穩定性、工業設計、行銷管道,在一開始那幾年做得有聲有色,非常風光。
HTC崛起的案例,大部分可以說是受到open source和Google的加持,加上員工們辛勤努力,所產生的必然結果,也算是時勢造英雄。Android最早由2003年成立的新創公司開始研發 (註9),2005年被Google收購後繼續改進,總共歷經7年才釋出,如果不是Open Source和Google,不可能造就HTC一時的榮景,也不可能與Apple競爭。
可是,Android雖然是open source,但規格主要還是掌握在Google手上,所以HTC做了幾年,又回到老路,在系統上並沒有特別突出的賣點。當時HTC除了在軟體上抱著Google的大腿外,在處理機上抱著Qualcomm的大腿,看人家給甚麼就做甚麼,在系統設計上沒有很大發揮的空間,所以我看了搖頭,不知道他拿甚麼跟人家競爭。
當時我問HTC與聯發科的朋友,兩家公司為何不設法合作?有人猜測是高層有心結,有人說HTC怕得罪Qualcomm,而聯發科的朋友光是做山寨機就忙得不亦樂乎,兩邊都沒有合作的意願。我想,如果當時有合作,現在HTC可能會多一條活路。
「成也是open source,敗也是open source」。如果沒辦法在open source的基礎上加料,端出好菜,那麼其他公司趕上來,尤其是紅色供應鏈挾其廣大資本和市場,自然搞不過人家。所以如何善用open source,是一門大學問
我們現在談open source,主要看的已經不是手機和傳統雲端服務,而是物聯網(IoT)和Big Data產業所用的系統。為了IoT的市場,許多單位開發開源的軟體,包括ARM公司的Mbed (註10),不是沒有原因的。簡單來說,IoT談的是利用資訊科技去提升各項既有產業的效率與服務品質,主導權在既有產業,而這些公司當然會希望有可以公開受檢驗其安全性,可以自行根據應用做客製化,容易找到開發人員的開放式平台。Big Data所使用的系統,如同上述Oracle Big Data Appliance的例子,早已大量使用open source。
封閉的系統,除非能做到像Apple那樣,才有辦法存活。但世界上有幾個Apple? 幾乎所有的大公司,連Microsoft和Apple在內,也都積極使用和貢獻open source,但台灣有些公司還在想要如何保護。現在連硬體都得要開源,像是Arduino和Raspberry Pi這類產品,已經招來大量應用開發者成為社群,逐步侵占工業電腦的市場。甚至像UC Berkeley的RISC-V這樣的開源CPU越來越進步,效能接近ARM,可以讓開發者自行客製化指令集,社群積極開發工具組,越來越有吸引力﹑。
可惜台灣大多數既有的產業並不見得重視這塊,看不到開放的好處。我們邀請業界來贊助學校的課程,有些人一劈頭就問,你們培育出來的人才,有多少人會來我公司嗎? 我們做產學合作,政府和業界劈頭就問,要產出什麼專利,產出的結果要歸誰?業界不願積極贊助開源的教育研究,那教授和學生自然就做他們自己喜歡做的研究了,所以產學落差日益加大這件事並不意外,政府也管不了,業界再大聲疾呼也無用,要就自己來跟學校合作
台灣業界最大的一個迷思,就是誤以為開源的東西沒有價值。這點我前幾天已經論過,有興趣者請參考 (註11)。我們看到很多機會,只要夠厲害,就能夠找到商機,而且know-how可以搞到博大精深,加大技術門檻。如果發展出門檻高的技術,不只是技術有價值,人才也是國家重要的資源,技術和人才都是世界一流的大公司都在積極爭取的。
這是一條可長可久的路,等待更多有眼光的企業家和有智慧勇氣的年輕人來探索。有興趣的話,我這個看過風景的人,可以找嚮導來帶領大家入門尋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