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4日 星期六

SpaceX, Falcon 9 launch, 空天互聯網的大方向 (笑蜀)

美東時間2月22日上午,“獵鷹”9號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升空,上面攜帶著Space X兩顆用於全球衛星互聯網計劃的測試衛星。該項計劃將打造一個由12000顆衛星組成的互聯網,為全世界提供千兆級別的衛星寬帶接入服務。據報導,測試衛星已進入預定軌道,並與地面站完成了首次通信。
這或是空天互聯網時代的開端。而一旦進入空天互聯網時代,用戶只要使用一個相當於筆記本大小的終端,即可與衛星直接通訊。甚至有專家斷言:未來省去中間環節,手機直接連接衛星網絡,亦非難事。
空天通訊本不新鮮,衛星電話、衛星上網此前早有應用。但此前的空天通訊因技術和成本限制,過於高端和小眾,其服務僅面向特定業務的集團,而鮮有面向個人,與普羅大眾無涉,也就無關個人自由的增進。Space X的空天互聯網計劃不然,如前所述,它主要面向個人,主要服務於普羅大眾,該計劃如果實現,對個人自由的增進無論怎麼估計都不為過,而這無疑是劃時代的,也是該計劃可能開啟的空天通訊與傳統空天通訊的根本分別。
只要是創新,就都有風險,Space X的空天互聯網計劃未必穩操勝券。但空天互聯網的大方向一定是對的,也才會有那麼多科技巨頭紛紛湧入此一領域,展開了空前激烈的競爭,簡直可說是千帆競發——截止2018年初,向美國FCC提出許可申請的低軌道衛星網絡玩家就有波音、OneWeb、ViaSat、Telesat、Audacy、Karousel、LLC等多家企業。科技巨頭們朝空天互聯網領域已發起集群衝鋒,而且這集群衝鋒是以前述“20年來技術日新月異”為基礎。即便Space X 不幸鎩羽,也會有別的科技巨頭大獲成功。人類的空天互聯網之夢一定成真,個人自由一定會由此再上一個台階。

個人自由,這是現代文明的核心價值。空天互聯網的大方向之所以是對的,不僅因其有強大的經濟基礎、技術基礎,更因其符合現代文明的核心價值,具有強大的現代倫理基礎。回顧歷史不難發現,個人自由不僅是現代文明的核心價值,更是現代文明的歷史起點——主要因為宗教改革,實現了個人的心靈自由,把個人從教會的精神壟斷中解放了出來,有了個人的崛起,才有了市民社會的崛起,進而,也才有了全部現代文明的崛起,尤其文化的崛起、經濟的崛起、科技的崛起等等。自由才能創新,自由就是生產力,這麼說一點都不誇張,而有著強大的經驗事實的依據。
自由社會為什麼創新能力最強?答案就在這裡。而且自由社會的技術發展越來越呈現著一種趨勢,即,其技術創新越來越符合人類自由的方向。從電報電話到互聯網,再從傳統的陸海互聯網到空天互聯網,莫不如此。越是能夠解放個人的技術,越是能夠增進個人自由的技術,就越是有著廣大的空間,創新和發展的勢頭也就越猛。

........這不僅因為創新動力更強勁,還因為創新永遠具有領先性,山寨永遠跟不上層出不窮的創新。即便以舉國之力,山寨也一定比創新慢半拍。而在這慢半拍中間,往往有社會演進的無限豐富的可能性。限制自由以控制社會演進的目的,很可能因慢半拍而遭遇致命的失敗。
這不只是邏輯的結論。互聯網技術的兩個不同方向的發展,或者說兩種不同的互聯網技術的競爭,正越來越印證著這結論。“獵鷹”9號所代表的人類朝著空天互聯網的努力,其最大意義或許就在於此。.......

2018年2月12日 星期一

『工程圖學』


大一的『工程圖學』老師的名字我忘了,不過要感謝他。1987年我到日本AMP公司(世界第一的連接器廠) 受訓三個月,工程部要求我複習圖學,並學習新的世界標準,因為它是精密機械產業的基礎之一。
(我後來從學弟畢業紀念冊的師長相片知道老師的大名為:陳春錦
2014.2.12, 讀連照美《新石器時代台灣南端的玉器......》,刊於《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 (第64期):發現此行業表現玉珠等物,採用所謂"六面影像法":頂面、底面、正面、右側面、背面、左側面。(頁166的兩圖版)。這方式固然比工程圖學不經濟,不過這不是研究的重要考量。
HCEDUCATION.BLOGSPOT.COM

Robots have a really hard time manipulating screws and screwdrivers effectively.

In a world where manufacturing techniques are increasingly automated, there is a problem: Robots have a really hard time manipulating screws and screwdrivers effectively.
Humans easily outperform machines when it comes to tightening and loosening screw fasteners. The future of manufacturing and recycling may depend on changing that.
TECHNOLOGYREVIEW.COM

2018年2月10日 星期六

Central banks should gamble on productivity-improving technology

Technological change isn't just possible, it's imminent and central bankers need to act on it
A little faith in technology could boost productivity
ECONOMIST.COM